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江苏粳稻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主栽粳稻品种徐稻3号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携带Pi1、Pi2单基因和聚合双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接种结果相比,在携带Pi1的情况下,苗瘟抗性频率提高近30%,穗瘟抗性表现为中感或感的水平;在携带Pi2的情况下,苗瘟抗性频率提高40%以上,穗瘟抗性表现为中抗/中感水平;而聚合Pi1/Pi2的情况下,苗瘟抗性频率提高50%以上,穗瘟抗性达到高抗水平;苗瘟抗性和穗瘟抗性表现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不育系奥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43.
一、选育经过 1997年利用粳质籼型不育系K17A为母本,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R507测配;1998年K17A×R507组合进入测交优势鉴定和组合比较试验,综合性状具有明显优势;同年正季在江苏扬州进行K17A×R507小面积制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44.
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33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优332是利用协青早A为母本,与自育的新恢复系扬恢332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协优332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5.
根据杂交中籼扬籼优26父母本特征特性和3 a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6.
富蕴县是全疆的畜牧业大县,发展畜牧业生产种植饲料玉米尤为重要.玉米生产实现单季吨粮应实行地膜覆盖,并抓好以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7.
优质不育系粤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粤丰A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无垩白米的优质型野败不育系,引进后采用双亲品质等性状互补原理,与优质恢复系R6547配组,实现了双亲品质等性状基因的等位性,育成优质杂交灿稻组合丰优香占,其稻米品质9项指这到颁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产量水平达600kg/亩,抗生强,对抗进国内稻米优质和优质稻种子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8.
LBD基因家族在高等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BD基因是最近在高等植物中发现的为植物所特有的一类新的基因,含有保守的LOB(lateralor-ganboundaries)结构域。研究发现拟南芥和水稻中的LBD基因均为一大的基因家族,LBD基因参与了侧生器官原基的启动、侧生器官的形态建成以及侧生器官与茎尖分生组织(SAM,shootapicalmeristem)之间边界的建立,并与茎尖分生组织中特异表达的部分基因或基因家族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对高等植物地上部、地下部的特定器官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LBD基因的结构域特征、在单/双子叶模式植物中的分类、表达特点、已克隆LBD基因的功能及与其它基因或基因家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LBD基因在高等植物中的功能冗余特性、LOB结构域可能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和LBD基因与其它基因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药物处理水稻大苗不带土抛秧采用脱根剂(2甲4氯)、矮化剂(多效唑)、促根剂(萘乙酸)等化学药物处理,取代纸筒、塑料软盘等专用设备,且突破了同类研究根盘带土抛植的习惯做法,提高了水稻抛秧技术的实用性。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具有立苗快、植伤轻、积累多、分蘖迅速、群体协调、产量提高等生产特点,是抛秧方式与农艺措施有机结合,调动水稻内在生长潜力的完整技术组合,在水稻大苗栽插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Cry1Ab转基因水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抗虫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携带Cry1Ab基因的"克螟稻"为抗虫供体亲本,将目标基因转导到优良恢复系"R6547"、"R818"中,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良好的杂种优势水平,克服了"克螟稻"在常规粳稻育种实践中常出现的农艺性状差、前期生长势弱的缺陷。可溶性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目标基因在杂交稻中仍能高水平的表达,并在人工接虫和自然发生条件下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优良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