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9篇
  16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3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51 a来甘肃省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省27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Penman 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再用同期降水量减去潜在蒸散量求得气候水分盈亏量。通过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ArcGIS的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析了研究区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水分盈亏量变化的气候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51 a来,甘肃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在-194~-1 293 mm,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6.48 mm•(10a)-1〕,且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的空间变化格局。水分亏损量自20世纪60年代起逐渐增加,70年代减小,80年代以后持续增加,2001年以后达到最大。各个季节平均水分盈亏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M-K突变分析表明,甘肃省平均水分盈亏量在2008年左右发生突变,是水分变化的敏感期。小波分析表明,甘肃省平均水分盈亏量存在4.87 a和4.52 a显著周期,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降水、日照时数和平均湿度对水分亏损量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利用2009/2010、2010/2011和2011/2012西藏林区防火期(11月—翌年4月)气象观测资料和T639数值预报资料,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建立了西藏林区森林火险等级1~7天预报模型,历史拟合率超过85%;通过对2012/2013防火期间的森林火险等级试报检验结果表明,前3天的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0.5级,7天的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0.6级;与直接利用数值预报模式气象要素预报结果相比,有效地纠正了数值模式要素预报的系统偏差,表明模型预报效果良好。该模型的建立提高了对西藏高原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报准确性,为森林火险防御和消防调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禽脑脊髓炎(AE)是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危害极大。该病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病毒为RNA病毒。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对西藏30个品种(系)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仅产量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到达显著,其相关程度为:每公顷有效穗数(0.7228)〉千粒重(0.5331)〉穗粒数(0.4328);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为:每公顷有效穗数(1.0215)〉每穗粒数(0.8321)〉千粒重(0.7521)〉生育期(0.2064)〉株高(0.0473),穗长对籽粒产量表现为较小的负效应。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西藏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数、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并努力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寻求三因素乘积最大的最佳遗传模型,同时还应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5.
禁牧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禁牧3a(JM3)、禁牧5a(JM5)、禁牧7a(JM7)、休牧5a(XM5)和自由放牧(FM)等不同管理措施样地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禁牧和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样地的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休牧和自由放牧样地,而禁牧3a和5a显著高于禁牧7a;禁牧3a的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禁牧5a和7a,其禾草和莎草的重要值则高于其他样地;禁牧5a样地地上生物量最高,为84.2 g/m2,并且其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最小。在藏北地区,禁牧5a不仅可维持较高的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明显提高高寒草甸可利用生物量,但是禁牧5a以上将不利于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草地可利用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6.
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当今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高度"人化"的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人们的合理调控下,通过农业生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农村社会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步入有序演化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7.
对41份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间、产量构成因素与植株性状间、穗部性状与植株性状间均呈显著相关,说明通过穗部性状、植株性状间接选择产量性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8.
本研究旨在评价禾草源同型发酵和/或异型发酵乳酸菌发酵对无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的作用效果。将从禾本科牧草上分离筛选出的2株同型发酵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ti)及1株异型发酵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制成发酵剂。选用开花期无芒雀麦,刈割切段至2~3 cm,根据所喷发酵剂菌株的不同,分为4个处理:1)对照处理(con处理),喷洒无菌去离子水;2)异型发酵处理(he处理),喷洒布氏乳杆菌液;3)同型发酵处理(ho处理),喷洒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混合液(2种菌1∶1混合);4)同型发酵+异型发酵处理(he+ho处理),喷洒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混合液(3种菌1∶1∶1混合)。各处理喷洒量均为10 m L/kg鲜牧草,喷洒总菌数约为5×105CFU/g鲜牧草,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实验室常温发酵60 d后开封,通过测定无芒雀麦青贮营养成分、菌群数量及中心温度变化评价其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经60 d青贮发酵后,4个处理的p H均较青贮前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发酵效果均较好(p H≤4.3),尤以ho处理效果最优。而在有氧暴露试验期间,con和ho处理的p H迅速增加,至第8天时达到7以上;he+ho处理p H增加幅度略低于con和ho处理,其p H至第8天时为6.3,显著低于con和ho处理(P0.05);he处理p H增加非常缓慢,至第8天时仅为4.4,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经60 d青贮发酵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ho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con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有氧暴露试验期间,WSC含量在ho处理中迅速降低,在he处理中缓慢降低;至第8天时,WSC含量以he处理最高,he+ho处理显著低于前者(P0.05),而con和ho处理则显著低于he和he+ho处理(P0.05)。青贮发酵后霉菌数量明显受到抑制,且以单独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和混合添加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乳酸菌时抑制效果较优,这2个处理均未检出霉菌,且he+ho处理在有氧暴露至第5天时仍未检出霉菌,he处理在有氧暴露至第8天时仍未检出霉菌。在有氧暴露第3和5天时,he和he+ho处理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con、ho处理(P0.05)。在有氧暴露第8天时,he+ho与he处理的乳酸、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P0.05)。he、he+ho、con和ho处理的有氧稳定性依次降低,分别为194、126、62和58 h。综合评价结果得出:布氏乳杆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接种可有效抑制无芒雀麦青贮的有氧腐败,保证无芒雀麦青贮有氧暴露期间品质的稳定,且前者更有效;接种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未能在提高无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2014年雨季西藏境内63处水体中δD和δ~(18)O值的测定,分析其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水体δD和δ~(18)O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52.06‰~-19.05‰和-16.96‰~4.66‰,δD较δ~(18)O的标准差大,平均值分别为-101.38‰和-9.67‰;3种水体的δD和δ~(18)O值关系为湖泊δD相对河流δD富集,河流δD相对沼泽δD富集,湖泊δ~(18)O相对河流δ~(18)O和沼泽δ~(18)O富集,河流δ~(18)O和沼泽δ~(18)O无差异;蒸发趋势方程分别为δD湖泊=6.14δ~(18)O-45.48(n=22,R2=0.855),δD河流=7.83δ~(18)O-26.22(n=32,R2=0.858),δD沼泽=5.93δ~(18)O-52(n=9,R2=0.723),河流相比湖泊和沼泽水体的δD与δ~(18)O更易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氘过量参数特征为湖泊-79‰~-17‰,河流-40‰~-5‰,湿地沼泽-34‰~-7‰,表现出蒸发强烈的水体特征;沼泽水体δ~(18)O与纬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67x-63.23。  相似文献   
130.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十三五"黄牛工作计划,对于南木林县黄牛的规模化改良工作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