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农牧交锗带不同播种期对油葵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农牧交错带地区油葵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分析了武川地区超早播(4月28日)、早播(5月8日)、中播(5月18日)、晚播(5月28日)和超晚播(6月8日)五个不同播期下油葵生育期、形态指标、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油葵生育期、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随播期推迟,油葵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 d,生育期平均缩短9d,生殖生长期在总生长期中的比例增加,超晚播因积温不足无法正常成熟。晚播和超晚播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余播期,超晚播最大叶面积指数在五个播期中最高。中播地上部干物重和花盘干重显著高于其余播期,不同播期间花盘干重占地上部干物重的比例变化较大,中播最高为59%,超晚播最低为7%。超早播、早播和中播处理间产量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平均为2 583 kg·hm-2和29.66 g,显著高于超晚播。水分利用效率随播期推迟减小,早播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1.9 kg·hm-2·mm-1,超晚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为5.5 kg·hm-2·mm-1,苗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油葵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建议农牧交错带油葵适宜播种期安排在5月中旬前后。  相似文献   
102.
1选育经过B优827是西南科技大学于1991年用早籼型优质保持系L301B与早籼型抗病保持系地谷B进行有性杂交,当年在海南种植F1,F3选优系与L301A成对测交,经连续回交选择至1996年选定803A优系。1998年用803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籼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育成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组合B优827,其亲本组合即为803A×蜀恢527。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川审稻20020201),定名为B优827。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3049。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  相似文献   
103.
酸和有机质对土壤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酸、无机酸及有机质都对土壤起酸化作用。一般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镉的有效性比较高,作物吸收利用的比较多,对作物的危害也比较大。但由于土壤的差异对作物吸收镉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防治土壤酸化能有效抑制镉进入植物体内,进而防止毒害人类。  相似文献   
104.
史锟  徐虹  田艳芬 《北方水稻》2003,36(2):30-33
有机酸、无机酸及有机质都对土壤起酸化作用。一般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镉的有效性比较高,作物吸收利用的比较多,对作物的危害也比较大。但由于土壤的差异对作物吸收镉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防治土壤酸化能有效抑制镉进入植物体内,进而防止毒害人类。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吉林省稻作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吉林省稻作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吉林省二十一世纪稻作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6.
天鹅归来     
  相似文献   
107.
<正>江苏是草鱼养殖大省,是长三角地区草鱼的主要产区。近年来,由于草鱼的养殖一直采用单品种、集约化、高密度模式,且直接利用野生种,没有人工选育的良种,加之养殖模式传统、池塘设施老化等问题(唐甜甜,2022),导致其养殖过程病害频发,严重影响草鱼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