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鱼藤酮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鱼藤酮(C3H22O6)的晶体结构,它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a=0.8418(1),b=1.9869(3),c=2.3618(4)nm,V=3.950(1)NM^3,Z=8,在固态下,发现其以2种立体异构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2.
精油防治仓库害虫的实仓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种精油对4种仓库害虫进行了模拟实仓防治试验.结果发现,0.2%(W/W)肉桂油拌种对小麦的保护效果可维持8个月以上.以0.45mg/cm~2的剂量处理麻袋,齿叶黄皮和八角茴香精油处理能保持小麦4个月无虫,肉桂油可保持8个月无虫.实仓试验中发现,15ppm马拉硫磷加15ppm肉桂油混用处理.虫口减退率达100%.30ppm马拉硫磷和30ppm肉桂油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8%和98.5%.  相似文献   
93.
为提高氟虫腈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利用葡萄糖、半乳糖与木糖作为导向基团对其进行了糖基化修饰,设计合成了3个含乙酰保护基的糖基-氟虫腈偶合物(a,b,c)和3个脱保护基的偶合物(d,e,f)。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在蓖麻幼苗韧皮部中的输导积累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b、c无韧皮部输导性,而d、e、f 则具有良好的韧皮部输导性;培养2 h后,收集的第3 h内韧皮部液中 d、e、f 的浓度分别为21.45、14.14 和14.82 μ mol/L。饲料拌毒法测定结果表明,与母体化合物氟虫腈(LC50为4.49 μ mol/L)相比,6个偶合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杀虫活性均有所下降,LC50值在47.54~78.00 μ mol/L之间。  相似文献   
94.
Elek  JA 徐汉虹 《粮食储藏》1996,25(1):26-30
昆虫生长调节剂有许多优于常规杀虫剂的优点,对哺乳动物低毒和对防治对象高度的选择性是这类药剂的显著特点。昆虫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两类,8限虫保幼激素类似物(THAs)和见丁质合成抑制剂如苯酸基豚类。尽管甲氧保幼素(methoprene)已用作储粮保护剂,而且已达到CodexAlimentarius的第7级,但这类比合物具有如下缺陷:对低龄幼虫效果差,对生长于粮粒内的象虫防效不好。苯酸基豚类对哺乳动物毒性低,防治对象的选择性强,在自然环境中迅速降解,除了这些特点外,还对处于成熟期前的许多种害虫(包括在粮粒内取自危害的昆虫)具有显…  相似文献   
95.
采用气相色谱(ECD)对滇池周边不同年限大棚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量进行了测定, 探讨其残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大棚种植年限对土壤中残留量影响显著, 种植年限长于10 年的大棚土壤中HCHs 和DDTs 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年限短于10 年的大棚, DDTs 是有机氯农药(OCPs)的主要组成成分;短于10 年的大棚间, 土壤中HCHs 和DDTs 残留量差异不显著。(2)不同土层中, HCHs 残留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而DDTs 在表层土壤(0~20 cm)中残留量显著高于下层。(3)从HCHs 和DDTs 的同系物组成来看, HCHs 以β-HCH 残留量最高, 部分样点中p,p′-DDT/(DDD+DDE)比值大于1。可判断HCHs 残留主要是过去施用的残留物, 而DDTs 仍有新的污染输入, 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6.
7.5%虫霸乳油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虫霸乳油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徐汉虹,胡美英1目的7.5%虫霸(高效鱼藤氰)乳油是由广东省德庆县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新型高效植物性杀虫剂。我们曾接受厂方的委托,试验了本产品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防效得到充分肯定。为了...  相似文献   
97.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防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几丁质酶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主要分布于植物的茎、叶、种子及愈伤组织中,但在植物体内迄今尚未发现几丁质酶的作用底物。由于几丁质酶在植物体内的诱导与积累对增强植物防卫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性和防卫功能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一些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已应用于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一、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植物几丁质酶是一种糖苷酶,酶分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具有酸性或碱性等电点,其主要作用是水解几丁质多聚体中β-14糖苷键,产生N-乙酰氨基葡萄糖寡聚体。植物中的几丁质酶是可诱导的,通常它可受到其激发子、乙烯、…  相似文献   
98.
具有杀虫活性的天然番荔枝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荔枝内酯是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发现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其中部分具有胃毒、拒食等杀虫活性。简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从7.920%印楝素A干粉中分离出印楝素B,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42 μg·mL-1;处理后24 h和48 h,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AFC50分别为0.18和0.22 μg·mL-1.印楝素B对大菜粉蝶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对大菜粉蝶幼虫非选择性AFC50为224.48 μg·mL-1.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处理后24 h,50、30、10 μg·mL-1的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的平均忌避率分别为86.24%、85.06%和70.83%;处理后48 h,其平均忌避率分别为67.70%、59.49%和59.74%.  相似文献   
100.
茶皂素对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茶皂素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小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黄瓜炭疽病菌Glomerella lagenaria、西瓜枯萎病菌Fusa rium oxysporum、芒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ugulat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黄瓜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荔枝霜疫霉病菌Peronoph ythora litchi等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茶皂素质量浓度1 000 μg/mL处理后,对稻瘟病菌和柑橘青霉病菌的抑菌率均为100.00%,对黄瓜炭疽病菌、番茄小核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9.12%、87.27%和83.13%;茶皂素质量浓度降至100 μg/mL处理后,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仍为100.00%,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茶皂素对稻瘟病菌和柑橘青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20.15 μg/mL和11.39 μg/mL,对香蕉枯萎病菌的EC50超过2 000 μg/mL;茶皂素对稻瘟病菌的活性明显优于硫·三环唑,对番茄小核病菌的抑菌活性与速克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