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268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234篇
  344篇
综合类   1109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635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香菇的采收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适时采收 冬季气温低,香菇生长缓慢,采下的菇肉肥厚,香气浓,质量好.春、秋季在较高气温下长的菇,个大、肉薄、菇柄长,产量虽高,但质量不如冬菇.香菇采摘的标准以七八成熟为度.其形态特征为:菇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还在向内转成"铜锣边".采摘过早,产量降低;过迟则质量不佳.最好是边熟边采,采大留小,及时加工.采菇最好在睛天进行.室内袋料栽培的,采摘前菌块上最好不要直接喷水.采菇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基部,左右旋转,轻轻拧下.不要碰伤周围小菇,不要把菇脚残留在出菇处,以防腐烂后感染病害,影响以后出菇.采下的菇,要轻拿轻放,小心装运,防止挤压破损,以免影响质量.  相似文献   
92.
苏南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新模式的探索郭景隆,张同武(常熟市梅李镇农技站215500)(常熟市经作站)我镇地处长江下游的苏南老棉区,棉花生产一贯以增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为目标,管理上一般采取前期促早发,中期求稳长,后期防早衰的栽培技术。但在棉花生育过...  相似文献   
93.
炭疽病是南瓜主要病害之一,南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轻者减产5%~20%,重者绝收.该文介绍了露地南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总结了南瓜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贵州省平塘县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台址光明顶滑坡的危险性及其区划,为该区及相似地区的滑坡灾害监测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地形地貌、岩性岩组、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及灾害历史等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发展二级评价指标,运用GIS技术构建基于模糊层次法(FAHP)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完全参与对指标隶属度矩阵的运算,开展针对喀斯特单体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光明顶坡体总体居于中危险和低危险水平,局部高危险,高危险区域主要位于1 H馈源塔和断层破碎带区域的3个支撑柱附近,高危险区约占研究区面积的4%。[结论]光明顶坡体存在安全隐患,已经对精密的射电望远镜设施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本文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方法在单体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且可操作。  相似文献   
95.
多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黑垆土各族肥处理耕层土壤持水特征曲线与Cardner提出的S=aθ-b关系吻合,以此为依据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垆土的持水性,抗旱性和孔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高茬收割持水能力最强,抗旱性也较好,施氮持水能力次之,施磷持水能力最差。土壤的释水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类型。土壤层次及理化性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的释水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6.
昕水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展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是科学制定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并实现流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多年(1958—2015年)气象水文数据,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年降水、年潜在蒸发散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年径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并根据生态水文分析法与水量平衡原理定量解析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58-2015年,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Z=-5.84,p<0.0001),而降水(Z=-0.72,p=0.31)和潜在蒸散发(Z=-0.5,p=0.88)变化趋势不显著。双累积曲线法表明径流量突变点为1974年和2000年,其中,1975—2000年间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73.14%,土地利用方式仅为26.86%;而2001—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高达103.81%,可见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昕水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今后的流域治理中,需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实现昕水河流域水土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中西部5个不同土壤类型,15个地区的白榆种子贮藏物质变化的研究,旨在丰富白榆种质资源的研究,并为白榆在西部风沙区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采集的当年生成熟的白榆种子为材料,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在萌发过程中的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酶活性进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区白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由高到低依次为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褐土类型区种子淀粉含量最高,黄绵土类型区种子淀粉含量最低,72 h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结果为黄绵土>棕钙土>黄棕壤>荒漠土>褐土;相同时间、不同土壤类型区SOD和POD酶活性在大部分时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5个土壤类型SOD和POD活性的最大值比较结果为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综合各项指标得出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种子活力高低依次为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  相似文献   
98.
二元农药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二次二因子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研究了多菌灵 氟硅唑、甲氨基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和二氯喹啉酸 莎稗磷等二元农药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和主因子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多菌灵、氟硅唑、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二氯喹啉酸和莎稗磷等农药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有显著的正效应.3个二元农药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不同,总体上,多菌灵与氟硅唑以拮抗作用为主,而甲氨基阿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以相加作用为主,二氯喹啉酸与莎稗磷以协同作用为主.从单因子作用效应的角度看,对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多菌灵大于氟硅唑、阿维菌素大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莎稗磷大于二氯喹啉酸.发光细菌法作为一种快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污染物毒性评价和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及其技术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道同 《广西植保》2003,16(4):12-14
农业部决定从 2 0 0 2年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于 2 0 0 2年 7月 2 3日印发了《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其实施目标为“力争 5年左右时间 ,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上述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 95 %以上 ;出口上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并与贸易国接轨。2 …  相似文献   
100.
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对日光温室蔬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对日光温室中7种蔬菜作物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受试蔬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但对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硝酸盐含量等其他指标的影响表现出了品种差异。总体上来看,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提高了多个受试蔬菜品种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