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20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两系杂交稻两优1128在江西婺源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1128在上饶市婺源县示范种植,表现出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两优培九增产10.71%~12.46%。介绍了其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2.
外源铁对不同品种番茄光合特性、品质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人工模拟镉污染土壤条件下,讨论了叶面喷施Fe对番茄Cd积累及化学形态的影响,旨在为镉污染土壤上番茄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在重金属Cd(10 mg/kg)污染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Fe(0、200和400μmol/L,Fe SO4·7H2O)对2个番茄品种(‘4641’和‘渝粉109’)生长、光合特性、品质及果实Cd形态和Cd积累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Fe提高了番茄的根、茎、叶、果实干重及植株总干重,增幅分别为20.4%~48.6%、13.3%~56.0%、16.0%~63.1%、9.8%~16.5%和21.6%~40.3%,随着喷施Fe浓度的增加,番茄各部位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比较两个番茄品种,‘4641’耐Cd性更强,而‘渝粉109’对Fe的反应更为敏感;随着喷施Fe浓度的增加,2个番茄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Fe 200μmol/L时最大,品种‘4641’的Pn、Gs和Tr较对照分别增加了8%、11%和2.9%,而‘渝粉109’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8.7%、15.5%和18.8%。而喷Fe处理却降低了番茄叶片胞间CO2浓度(Ci),比较2个供试番茄品种,‘4641’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强度均高于‘渝粉109’;喷Fe提高了2种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以及渝粉‘109’还原糖含量,降低了‘渝粉109’果实氨基酸含量,喷施高浓度Fe(400μmol/L)能提高2种番茄果实Vc含量,与对照相比,‘4641’和‘渝粉109’果实硝酸盐增加的幅度分别为18.1%~22.2%、2.3%~22.0%,Vc较对照分别增加了8.2%和13.2%;番茄果实中Cd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其次为盐酸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小,残渣态Cd(FR)和盐酸提取态Cd(FHCl)为活性偏低形态Cd,占Cd提取总量的70.8%,去离子水提取态(FW)和乙醇提取态(FE)为活性较高形态Cd,仅占Cd提取总量的11.8%,有效地抑制了Cd的毒害作用。叶面喷施Fe降低了番茄果实各形态镉含量;番茄中Cd主要积累在叶和茎中,而果实和根的积累量较少;喷Fe降低了番茄叶、根、茎、果实的Cd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7.1%~21.9%、35.6%~50.4%、13.0%~37.0%和2.8%~8.2%,但喷施高浓度Fe(400μmol/L)相比低Fe(200μmol/L)时的番茄各部位Cd含量有所增加,无论是非否喷施Fe,叶、茎、果实中的Cd积累量以及总Cd积累量总是以‘4641’‘渝粉109’,表明在Cd污染土壤上种植‘4641’较‘渝粉109’风险更大。【结论】叶面喷施适量Fe能够促进番茄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提高了番茄各部位的干重,降低了Cd对番茄的毒害效应,同时减少了番茄各部位Cd含量。  相似文献   
93.
采用室内扩散模拟试验及盆栽试验研究了茄子专用缓释肥氨挥发特性以及对茄子产量、品质,
NPK 养分吸收以及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室内扩散模拟试验中,与大颗粒尿素(PUR)相比,
茄子专用缓释肥(QSRF)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速率和氨累积挥发量。培养前期大颗粒尿素(PUR)氨挥发
平均速率最大,28 d 以后茄子专用肥(QCCF)挥发速率则为最高。QSRF 处理的表观挥发量比等氮量的
PUR 及QCCF 降低了62.17% 和56.76%。在盆栽试验中,QSRF 显著提高了茄子产量。2 个品种的QSRF
处理分别较普通复合肥(OCCF) 增产37.1% 和37.8%, 较商品缓释肥(MSRF) 增产1.4% 和27.6%。
QSRF 处理增加了果实VC、氨基酸含量,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OCCF 处理。QSRF 处理可显著提高氮
素和钾素的表观利用率,而对磷素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稻品种,2009、2010年在德兴市各乡镇示范推广,表现较好,产量为8.73~9.99 t/hm2;同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城市滨水区绿化的常用植物品种、植物配植的形式以及常规的群落组合,以期为城市滨水区绿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11250、22500、45000 kg·hm-2)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镉吸收和土壤全镉及有效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5.2%和16.1%~31.8%。普通沸石以45000 kg·hm-2施用量处理产量最高,纳米沸石以22500 kg·hm-2施用量处理产量最高。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中低施用量(≤22500 kg·hm-2)提高了大白菜氨基酸、还原糖和Vc含量。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分别使大白菜地上部镉含量降低了19.3%~37.4%和9.9%~16.2%,使根部镉含量分别降低了8.1%~27.9%和17.3%~25.4%。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镉含量,且降低效果随沸石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91,P<0.01),与大白菜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97,-0.766;P<0.01)。与普通沸石相比较,纳米沸石增加大白菜产量、降低大白菜镉含量及土壤有效镉含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7.
对黄独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黄独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 mg/L+2,4-D 2 mg/L;黄独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诱导的第15天和第18天分别出现一个高峰;黄独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POD活性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诱导的第18天和第21天分别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98.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能否成功转换高校教师的传统角色已经成为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教改形势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如何实现教改形势下教师角色转变,以及教师角色转换带来的压力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
为适应冬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快油菜新品种推广,按照江西省农业技术总站的部署。对省内外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油菜新品种,从而为我省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与化肥配施的不同处理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沼液配施氮肥、沼液配施低氮磷和沼液配施高氮磷处理都显著提高了茎瘤芥产量(提高幅度为12.1%~29.7%)。除沼液配施高量氮磷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Vc含量外,其余处理的作用不大。沼液配施化学肥料各处理提高茎瘤芥氨基酸含量10.7%~12.8%,农家肥明显降低茎瘤芥氨基酸含量。各施肥处理降低了茎瘤芥还原糖含量,以沼液配施高氮、低氮磷处理的降低作用最突出。农家肥和沼液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硝酸盐含量,沼液配施化学肥料提高硝酸盐含量7.7%~43.6%。各施肥处理对茎瘤芥水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