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降解有毒有机物,但分解土壤中残留甲胺磷农药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测定AMF和PGPR矿化甲胺磷的效应。试验设甲胺磷0、50、100和150μg g-1下,对番茄(Lycos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金冠)接种AMF Glomus mosseae(Gm)、Glomus etunicatum(Ge)、PGPR Bacillus subtilis(Bs)、Bacillus sp.B697(Bsp)、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Gm+Bs、Gm+Bsp、Gm+Pf、Ge+Bs、Ge+Bsp、Ge+Pf和不接种对照,共48个处理。结果表明,接种Gm显著增加了根区土壤和根内PGPR定殖数量,而Pf处理显著提高了AMF侵染率,表明Gm与Pf能够相互促进。甲胺磷100μg g-1水平下,Gm+Pf处理的番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Ge+Pf除外),根系干重显著高于对照、PGPR各处理和Ge处理;而根内甲胺磷浓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茎叶中的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Gm+Bs、Gm+Bsp和Ge+Pf除外)。AMF、PGPR或AMF+PGPR处理均显著降低番茄体内甲胺磷浓度。甲胺磷50~100μg g-1水平下,Gm+Pf显著降低根区土壤中甲胺磷残留量,矿化率达52%~60.6%。AMF和PGPR显著提高了根区土壤中甲胺脱氢酶活性,其中以Gm+Pf组合处理的酶活性最高。表明AMF和PGPR均能促进土壤中残留甲胺磷的降解,Gm+Pf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2.
为拓宽玉簪属植物除园林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玉簪属5个野生种和85个栽培品种的花瓣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技术,建立了定性定量分析玉簪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HPLC方法,可作为玉簪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同时结合质谱(MSn)技术,鉴定了玉簪花瓣中17种类黄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山奈酚 3,7-二葡萄糖苷、山奈酚 3-葡萄糖-7-芸香糖苷、异鼠李素 3,4-二葡萄糖苷、山奈酚 3-奎尼酰葡萄糖苷、山奈酚 3-芥子酰葡萄糖苷、山奈酚 3-抗坏血酰葡萄糖苷、山奈酚 7-新橙皮糖苷、山奈酚 3,7-二己糖苷、山奈酚 3-葡萄糖-7-鼠李糖苷、木犀草素 7-新橙皮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 3-葡糖苷酸、槲皮素 3-刺槐二糖苷、山奈酚 3-葡萄糖苷、山奈酚 3-葡糖苷酸、山奈酚 3-戊糖苷和山奈酚 7-葡萄糖苷。并比较了90种玉簪花中类黄酮化合物成分与含量的差异性,筛选出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种类。  相似文献   
63.
以萱草(HemerocallisL.)3个杂交组合的18个优选F1代植株及其亲本为试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对决定萱草花香的两种主要香气成分(E)-β–罗勒烯和芳樟醇及香气成分总量进行分析;为明确F1代个体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是接近父本还是母本,对其香气成分的相对释放率做One-waySIMPER分析。结果表明:(1)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均与其亲本相似,母本相同时,父本的香气成分相对释放率越高,其后代香气成分的相对释放率也越高;(2)杂交亲本的主要香气成分为(E)-β–罗勒烯时,则后代个体中的(E)-β–罗勒烯含量也较高,含量和香气成分总量均介于亲本之间;杂交亲本的香气成分同时含有(E)-β–罗勒烯和芳樟醇时,则杂交后代个体中(E)-β–罗勒烯的含量可能高于亲本或与亲本接近,而芳樟醇含量介于亲本之间,香气成分总量高于两个亲本。(3)浓香型萱草野生种与没有明显香味的萱草品种杂交,能产生花香清淡的F1代个体,是培育香花型萱草品种...  相似文献   
64.
杜鹃花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杜鹃花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状况、育种过程中的性状改良以及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杂交育种仍是杜鹃花育种的主要方法,分子育种是今后研究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65.
以‘金娃娃’萱草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并结合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其顶芽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形态分化过程的前期分为3个阶段: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和外轮花被分化期;玉米素核苷(ZRs)含量由低到高,吲哚乙酸(L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下降,赤霉素(GA)含量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66.
甜高粱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总结了甜高粱栽培、育种、生理特性和常见病虫害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
六出花是近年鲜切花王国中发展起来的新秀。其大规模集约化生产虽只是近几年的事,但欧美各国今已广泛栽培,并开展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其中荷兰阿尔斯梅尔的范·斯特拉佛伦(公司)已选育出许多世界流行的栽培品种。这些品种花朵大,色泽丰富,产花期长,花枝瓶插寿命长;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较低;栽培管理技术也较简单。因此六出花的切花经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铁筷子属植物,即使是对大多数花卉工作音来说,也是较为陌生的。但参观过欧洲园林的人就不同了,这类植物在那里随处可见?为什么欧洲人如此钟爱并广泛栽培这些植物呢?原因很简单,该属约20个种,其中绝大部分都原产欧洲及欧亚交界处,它们占有地原优势;还有欧洲本地原产的观赏植物资源较匮乏,充分开发利用有限的植物资源美化环境,是理所当然的事;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植物全为常绿草本花卉,花的萼片花瓣状,  相似文献   
69.
简述了以HTML编辑器为录入试题窗口的基于Web的智能测评系统设计的目的意义、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开发方法和采用的技术。为了满足上机和笔试两种考试方式的需要,系统采用生成Word和Web两种格式试卷的方式,试题库中包含多媒体信息字段,以实现多学科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0.
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4种国产无髯鸢尾玉蝉花、山鸢尾、金脉鸢尾和西南鸢尾的种子均存在休眠,萌发情况因种而异。通过对鸢尾种子的吸水性研究、不同的切割处理、胚根伸长的机械阻力测量、离体胚生长势测定以及冷层积处理,发现4种鸢尾种子难以萌发的主要原因是胚的生长势不足以打破来自于珠孔端组织结构(胚乳和种皮)的机械束缚。试验表明,4种鸢尾种子离体胚是不休眠的,离体胚的萌发率达到100%而且幼苗生长良好;适当的切割,特别是切除珠孔端胚乳可有效破除种子休眠;冷层积或外源赤霉素处理也能极大地提高萌发率。综合整个试验结果,4种鸢尾种子的休眠类型更趋向于浅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