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田间试验说明大豆植株全生育期间固氮作用至少出现两个高峰。第一高峰较小,在营养生长开始阶段;第二高峰在开花到结荚中期。结荚后期固氮作用显著降低。固氮速率与根瘤鲜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喷雾培养大豆幼苗的试验说明NO_3-N含量超过30ppm时,严重抑制固氮作用。NO_3-N含量愈低,单株根瘤鲜重愈高,说明其固氮能力也愈强,单株根瘤鲜重与乙炔还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5。 以标记甲酸滴于出苗后23天的大豆幼苗第一复叶的中小叶上,24小时后第二复叶(未展开)及根瘤中放射性强度较高,在茎、子叶以及根中较低。分析各器官甲酸同化中间产物,在固氮作用被强烈抑制的植株中其阳性和中性离子化合物放射性强度按根、根瘤、叶片的次序递减;根瘤固氮作用受抑制的植株,其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池增加,柠檬酸-苹果酸代谢池减少。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有关大豆碳氮关系以及碳素同化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作物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延缓叶片的衰老、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充分挖掘叶片的光合生产潜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外界条件对作物叶片衰老的影响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人为地采取调控措施延缓作物叶片的衰老及提高叶片的光合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藻类叶绿体DNA和基因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遗传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末,Strasburger最早观察到藻类叶绿体能够分裂,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成了分裂的叶绿体分别进入子代细胞。同时其他研究者也认为,叶绿体是已经存在的质体分裂形成的。随后,Baur和Corrne认为紫茉莉枝条三种不同颜色的花斑性状是由母本细胞质传递的,与核基因没有直接关系,从而产生了叶绿体自主性遗传概念[1]。现已逐步知道植物细胞的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叶绿体遗传应属于半自主系统( Semiautonomous system)。在应用电… 相似文献
24.
比较分析了小麦化杀型杂交种麦优4号及其父本扬麦158和对照品种扬麦5号的叶片光合膜PSⅠ和PSⅡ颗粒荧光发射光谱、电子传递活性及多肽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麦优4号PSⅠ和PSⅡ颗粒具较高的电子传递活性,其光合膜PS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峰值明显高于其它品种;PSⅡ多肽组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PSⅠ颗粒的多肽却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25.
在小麦生育后期喷施200mg/kg浓度的GYB根叶宝,能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代谢活力,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延长3d;同时使根系生理活性增强.从而使籽粒千粒重、每穗粒数增加,增产11.4%~19.8%. 相似文献
26.
以汕优63和NAU30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者的叶源量,结果表明:NAU303的剑叶叶源量大,较汕优63高179倍;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及最大光合速率均与叶源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3和09561(P<001);叶源量与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3,09701,09862和08530(P<001),而与结实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7.
植物叶片中的RuBp羧化酶/加氧酶及光反庆机构衰老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作者及其实验室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对国内外在植物光合机构与功能衰老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叶肉导度、RubisCO含量、RuBPCase活性及光系统活性是老化过程中光合速率的内部限制因素。在衰老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活性降低,RubisCO蛋白合成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均受到抑制,同时RubisCO蛋白也受到蛋白水解酶的分解;类囊体膜结构紊乱,膜上结合色素、 相似文献
28.
外界条件对作物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叶片是光合作物的重要器官,延缓叶片的衰老,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充分掘叶片的光合生产潜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外界条件对作物叶片衰老的影响进行了概念,旨在为今后人地采取调控措施延缓作物叶片的衰老及提高叶片的光合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植物不同器官和植物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延缓叶片的衰老和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于增加植株的光合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不同器官间的关系和植物激素对植物叶片衰老的影响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进一步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延缓叶片衰老进而增加籽粒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