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7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7篇 |
农学 | 198篇 |
基础科学 | 188篇 |
217篇 | |
综合类 | 1418篇 |
农作物 | 109篇 |
水产渔业 | 198篇 |
畜牧兽医 | 895篇 |
园艺 | 192篇 |
植物保护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89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67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44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6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浅议做好实习前准备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实习前的准备将直接影响临床实习的质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毕业生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找工难、考研热的困惑 ,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即将进入实习的医学生对临床实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缩短到医院实习的适应期 ,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结合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 ,谈谈如何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1 做好实习前的心理准备医学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 ,即将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解除痛苦 ,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兴奋又激动 ,都渴望早日成… 相似文献
92.
93.
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背景下的土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背景下的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硅质土为主,土壤发育呈幼年性。土壤多呈中性,对土壤肥力的发挥及旱地作物的生长较为有利;有机质含量A层多为中等(Ⅲ级)或丰富(Ⅳ级),B层为缺乏(Ⅱ级);全N含量A层多为中等(Ⅲ级),B层多为缺乏(Ⅱ级),有效N含量A层多为丰富(Ⅳ级)或甚丰富(V级),B层多为中等(Ⅲ级)或缺乏(Ⅱ级),A、B层养分含量的差异说明农耕区土壤受表层耕作、施肥影响较为显著。土壤有效P整体表现为缺乏或甚缺乏,可能已成为旱地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阳离子交换量多表现为保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十年关于土壤铁锰结核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土壤中铁锰结核的成因、物质组成、形态构造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发育于土壤中的铁锰结核形成过程受到环境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各种理化性质都是环境的产物,是反映环境变化信息的良好载体。然而,目前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研究尚存在如空间分异的规律及机理不清、年代学薄弱等不足。 相似文献
95.
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实福建柏育种材料,为试验区福建柏良种利用提供参考,对11个参试种源的种源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6年生时,试验林保存率为71.59%,生长优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32 m、14.78 cm和0.080 8 m3。种源间生长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在种源水平上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至中度的遗传控制。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福建仙游"、"湖南道县"、"福建龙岩"3个速生种源,其16年生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9 m、15.60 cm和0.093 5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41%、2.73%和8.51%;选择出优良单株7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1.51 m、20.72 cm和0.173 5 m3,遗传增益分别为5.08%、8.76%和27.05%。 相似文献
96.
黄芪多糖对力竭游泳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给小鼠灌胃(0.4、0.2、0.1 mg/ml),力竭游泳后测定其13项血液生理指标,肝脏和心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CAT)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可极显著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P<0.05);高剂量组白细胞总数(WBC)、粒细胞百分数(Gran%)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百分数(Lym%)、中值细胞百分数(Mid%)、粒细胞数(Gran)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中剂量组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淋巴细胞百分数(Lym%)、中值细胞百分数(Mi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极显著提高力竭小鼠肝、心组织SOD、CAT的活性,极显著降低心、肝组织GSH Px(P<0.01);中剂量组显著提高力竭小鼠肝、心组织SOD的活性(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AST、CK的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损伤功效。 相似文献
97.
98.
柞蚕蛾病害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柞蚕病蛾及造卵量、绿卵率的调查 ,进行了茧质、暖茧温度与蛾期病症、造卵量、绿卵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病害对雌蛾造卵量的影响 :绿肚蛾 >微粒子病蛾 >背脉炎蛾 (不含微粒子病 ) ,依次减少卵量 (32± 3) %、(19± 10 ) %、(12± 3) % ,前 2种病蛾与内染茧有密切关系 ,背脉炎蛾因高低温暖茧症状加重。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生产宜用 2 0℃~ 2 2℃、RH 75 %~ 85 %暖茧发蛾。上述 3种病蛾 ,卵壳不够成熟 ,易破碎 ,其剖腹卵千粒重轻 ,绿卵率相对偏低。正常情况下 ,绿卵率是一常数 ,赤眼蜂生产中不宜过于强调靠挤压法来降低绿卵率 ,以免破坏卵壳物理结构 ,导致卵失水、染病。建议繁育柞蚕生物茧应特别注意微粒子原虫病、细菌病 (软化病 )的防治 ,繁蜂部门应到病害发生轻的地区购生防用茧。提出了生防用柞蚕茧蛹期微粒子病、背脉炎、内染茧的具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9.
100.
洱海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洱海底泥中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集洱海底泥616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属,22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弯孢节丛孢(A.musiformis)和长孢隔指孢(Dactylellaleptospora)为优势种,检出率分别为28.05%,16.04%和8.92%。通过对4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夏、春和秋3季的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9,2.47和2.34,冬季多样性指数比较低,为1.48。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黏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41.00%)。[结论]洱海中存在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为洱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