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6篇
  6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试验以蝴蝶兰花梗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对影响腋芽诱导的MS基本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配比、外植体选取部位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3MS处理来诱导花梗腋芽萌芽生长的综合效果最好;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6-BA)时芽的诱导率比同时使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诱导率高;花梗腋芽的取材部位影响萌芽率和营养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32.
麦套棉花与纯作棉花的生物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麦套棉与纯作棉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套棉的主茎叶片、单株叶面积、单株果枝、单株鲜重等单株性状均不如纯作棉,生育期晚于纯作棉,经济性状次于纯作棉。因此,麦套棉应适期早播,增加棉苗生长时间,促使生育期相对提前;增加棉株密度,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麦收后立即中耕松土,灭茬保墒,适时追肥浇水,促根下扎,促苗早发,加速生育进程,才能弥补因小麦遮光最终导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另外,麦套夏棉畦埂栽培的棉株性状优于畦面预留行的,生育期早于畦面预留行的,经济性状好于畦面预留行的,所以,麦套夏棉不宜采用“麦棉塞”,应窄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2行棉花为宜。  相似文献   
33.
根据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就全区的人工林资源作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如何发展人工林,搞好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4.
鸡盲肠肝炎病的诊疗张秀丽,程建刚(山西省晋中地区畜牧中心,榆次030600)1989年5月中旬,榆次市食品公司饲养场饲养罗曼肉鸡1000只,一个半月龄时发病。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萎顿,缩颈呆立,闭目嗜睡,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减少或不食,...  相似文献   
35.
蛋鸡腹水症的诊疗张秀丽(山西晋中地区畜牧中心,榆次030600)1994年8月初,榆次市张庆乡某养鸡户饲养1450只120日龄海兰蛋鸡,突然发生腹腔积水,并引起急性死亡,历时10日累计死亡63只,死亡率4.3%。对其发病的情况、临诊表现、病理剖检、实...  相似文献   
36.
两种不同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应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ILTV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鸡,各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以成年鸡症状最为特征,该病流行可引起鸡死亡和产蛋下降。病鸡、康复后带毒鸡和无症状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来源,经呼吸道和眼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染。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缺乏维生素、寄生虫感染等是此病诱因。ILT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的致病性和抗原性有差异。为了有效地控制本病,可考虑在本病流行区接种…  相似文献   
37.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多羟基哌啶生物碱,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文中从DNJ的来源、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应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采用抑制剂法研究盐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桑树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叶片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保持较高的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通过硫酸链霉素(SM)抑制D1蛋白的周转和二硫苏糖醇(DTT)抑制叶黄素循环,损伤盐胁迫下桑树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加剧盐胁迫对桑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说明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保护盐胁迫下桑树叶片PSⅡ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D1蛋白周转的保护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DTT抑制盐胁迫下桑树叶片的叶黄素循环,却将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大部分以无效的荧光和热能形式耗散,减缓过剩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程度.SM处理可抑制D1蛋白周转,减弱盐胁迫下桑树叶片以叶黄素循环为主的耗散非辐射能量的能力,降低过剩激发能的热耗散程度,导致叶片中的过剩光能(1-qp)/NPQ成倍积累,造成PSⅡ反应中心大量失活.因此,SM不但可抑制D1蛋白的周转,还可增强QB的还原程度,降低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PQ库容量降低,减弱依赖PQ在类囊体膜两侧建立质子梯度(△pH)的能力,从而限制依赖于△pH的叶黄素循环.因此,盐胁迫下抑制D1蛋白的周转不但降低吸收光能后用于电子传递的比例,而且会破坏叶黄素循环耗散过剩的光能,这也是D1蛋白周转对PSⅡ的保护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围场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塞罕坝把全县分为围场坝上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坝上高原的高海拔气候除了可养殖普通肉牛、羊外还适合养殖牦牛。牦牛和羊已成为坝上地区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围场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CAD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尝试在河南农业大学机电类本科生中利用微课结合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以“Solid Works三维设计”课程为例,从微课资源建设、课堂实施、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践证明: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切实增强了学生实践开发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协作意识,也为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