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6篇
  6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用0.2%的秋水仙素分不同处理时间对二倍体新麦草萌动种子进行了染色体加倍,并对加倍后的植株在幼苗分蘖期进行了细胞学和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用0.2%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5h,诱导加倍的成功率最高,加倍植株均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倍体;混倍体植株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均高于未加倍的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62.
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作物研究实验室,为寻找一种既能消灭小麦种子上印度腥黑穗病病菌 Tilletia indica 的冬孢子,又不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分别进行了甲醛、乙醇、氯化汞、54℃热水、漂白粉、二氧化氯、醋酸铜、季铵液浸种,溴甲烷、二氧化硫、氯化苦、环氧乙烷熏蒸种子以及干热处理种子的一系列试验。试验的每一个处理都采用25粒自然染病的麦种和300粒健麦种的混合物(以下  相似文献   
163.
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所需资金,我国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文章论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补偿原则,并就地方性的补偿制度和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4.
<正>"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课题"对观赏性文冠果进行观测研究,观花筛选母树,精心选育良种,收集种质资源,典型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一、研究课题概况本文从文冠果的观赏特性出发,专题研究其花型、花色及观赏价值,这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八达岭林场文冠果种质树筛选地点位于北分场12林班内,规格有3年生苗、6年生苗和8年生苗,金红系文冠果全部为嫁接苗,白雪、泛阳系文冠果为实生苗。通过观花选优从中选出适合首都平原造  相似文献   
165.
本试验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了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和苏丹草(S.sudanense)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对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的加剧,高丹草和苏丹草幼苗叶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效能指数(PIABS)明显降低,特别是PIABS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Fv/Fm,即干旱下两种牧草幼苗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但不同干旱程度下高丹草幼苗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明显高于苏丹草。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干旱下高丹草幼苗叶片OJIP曲线上0.15和0.3 ms时(L点和K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L和VK增加幅度明显小于苏丹草,即干旱条件下对高丹草幼苗叶片PSⅡ电子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CE活性和类囊体聚合状态的影响明显小于苏丹草,这对于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供应及电子传递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干旱下两种牧草幼苗叶片OJIP曲线上2和30 ms时(J点和I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J和VI明显增加,即干旱导致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还与PSⅡ电子受体侧电子由QA向QB传递受阻以及PQ库接受电子能力的降低有关。但干旱下高丹草和苏丹草幼苗叶片仅VJ差异明显,而VI却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干旱下高丹草幼苗叶片电子传递体QB接受电子的能力明显高于苏丹草,从而使干旱下高丹草幼苗叶片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高于苏丹草。  相似文献   
166.
文章阐述了法对退耕还林的推进和保障作用及退耕还林的法学基础。针对退耕还林的林权及利益分配问题,提出了依法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关注点由原来的温饱问题转变为现在的健康问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蔬菜成为每天必备的食物之一,人们对蔬菜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逐渐向城市化发展,农村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这样就不能保证蔬菜的供应,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满足人...  相似文献   
168.
以黑龙江省农家桑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钙浸种、提高温度和光照等对解除桑树种子次生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条件下,25 mmol/L CaCl2浸种24 h,可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未休眠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81%提高到97%,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16%提高到44%.在25 mmol/L CaCl2浸种基础上进行不同温度(25,28,30,35,37℃)处理,以及相同温度下照光和遮光处理,进一步探讨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结果表明,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5℃温度处理的发芽率达到最高,可达90%左右,说明提高温度是解除桑树种子的次生休眠的有效方法.桑树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且照光对桑树种子的根长和茎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9.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农林、师范等院校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时数减少、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探讨了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首先通过引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在线互动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其次,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优化实验项目,采用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方式、学习资源及学习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0.
1 疾病流行概况及临床症状 2004年7月,广西地区某鸡场进3800羽麻鸡苗,39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天开始死亡,第7天达到高峰,继而下降,持续5天,死亡率约lo%。主要临床症状是一过性咳嗽、流鼻涕,精神不振,羽毛蓬乱,两翅下垂,喜饮水,采食减半,拉白色稀便,怕冷聚堆,急性死亡。耐过鸡个体发育比正常鸡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