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1篇
  183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毕粳41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高海拔高寒山区生态条件和稻作生产实际采用目标亲本选择、定向单株培育而成的高产、抗寒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0—2001年两年的贵州省粳稻区试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8.34%,在2002年的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11.58%。全生育期170d左右,株高95.0~105.0cm,有效穗292.5万/hm2左右,平均穗粒数110~14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28g。稻米品质测试分析,该品种是一个低直链淀粉软米品种。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2.
以番茄为供试作物,通过观测渗灌灌水前和灌水后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保护地渗灌及其渗灌管埋深对土壤全盐运移及积累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渗灌管埋深为20~40cm范围内,保护地渗灌灌水后土壤全盐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性;土层深度、渗灌管埋深、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全盐含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渗灌管埋深处理中以30cm埋深且渗灌管下有防渗槽的处理全盐在表层积累最少,且盐化速度较缓。  相似文献   
33.
灌水方式与施钙水平对盆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喷施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0%、0.3%、0.5%、0.8%、1.0%条件下进行3种不同灌水方式即常规全根灌溉(CI)、分根区固定灌溉(PRD)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的盆栽试验,测定番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番茄植株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优于分根区固定灌溉(PRD)和常规全根灌溉...  相似文献   
34.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秋冬茬番茄生长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秋冬茬温室番茄生产中对温室地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保墒能力、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2~4℃;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并可以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和温室内CO2浓度。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辽沈Ⅲ型日光温室内青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长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中部青椒的长势(株高、茎粗)明显优于前部和后部;并且青椒株高或茎粗沿温室跨度方向均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3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除水浸态硅含量高于85mgkg-1的沈阳市苏家屯区的水稻土外,施用硅肥显著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根据硅肥用量和水稻产量的关系方程,结合施硅各处理水稻植株体内SiO2的含量,供试地区比较合理的硅肥施用量为200kghm-2;施用硅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37.
土壤粘土矿物中层状硅酸盐与氧化物共存及晶质和非品质共存。土壤中含钾的粘土矿物主要有水云母、蛭石和绿泥石等。这些粘土矿物影响土壤钾素的固定和释放,进而影响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演变的关系。例如在云母风化初期,通常会出现水化云母,在钾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就会出现伊利石;水化云母进一步风化并释放出更多的钾以后,则形成蛭石和蒙脱石。相反,蛭石和蒙脱石在吸收了钾离子并脱水后,也可以向伊利石及云母类矿物转变。  相似文献   
38.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Bremner有机氮分组法测定了连续7年采用不同灌溉方法灌溉的保护地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却无明显规律。用3种灌溉方法灌溉,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0~50 cm土层,50 cm以下差异很小;相同土层,土壤有机态氮含量均以酸解氮为主,且酸解氮中各组分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在0~80 cm土层,土壤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58%~60%之间,只有渗灌处理0~10 cm,10~20 cm及沟灌处理0~10 cm土层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21%,50.75%和48.02%;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32%~36%之间。3种灌溉方法相比较,除个别层次外,酸解氮中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及氨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在各土层中滴灌和渗灌处理均高于沟灌处理,而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则为沟灌处理高于滴灌和渗灌处理。  相似文献   
39.
城市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城市水土流失是随城市建设发展而产生的。它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城市水土流失是以水资源流失为主体 ,人们意识中还未觉察到这种水土流失的特殊性。研究表明 :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 ,由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滞后致使许多城市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山区、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相比 ,其危害更为严重。为使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必须根据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采取依法管理、科学规划、建立产业化机制、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的对策。在观念上要将城市中建花园向花园中建城市转变 ,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 ,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城市。要科学地安排硬覆盖面积以及雨水资源蓄积、利用和转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治理目标、采取措施、投入标准和效益分析都要根据城市的水土流失特点而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效益 ,充分体现城市水土保持的特色  相似文献   
40.
土壤和植株提取液中硝酸盐的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