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篇 |
农学 | 22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3篇 | |
综合类 | 83篇 |
农作物 | 10篇 |
水产渔业 | 33篇 |
畜牧兽医 | 26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带鱼保护区春秋季鱼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4年5月(春季)和11月(秋季)在带鱼保护区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研究了带鱼保护区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和群落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水域春季共捕获鱼类75种,隶属14目49科63属;秋季捕获鱼类78种,隶属15目50科64属。春、秋两季鱼类空间结构均可划分为2个组群,经单因子相似性(ANOSIM)分析,不同季节的2个组群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CA分析表明,影响春、秋季鱼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盐度、水深以及浮游动物。春季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65±0.60,丰富度指数为2.46±0.90,秋季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42±0.53,丰富度指数为1.89±0.60。CART分析表明,影响春季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主要因素有Chl.a、DO、水深、p H和浮游动物(磷虾类和浮游幼体);秋季多样性主要受温度、水深和盐度的影响,丰富度主要受水深和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态学参数及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种群爆发、综合治理、微波辐射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微波对昆虫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功率分别为2,4,6W;照射时间分别为10,20,30s)麦长管蚜后,对第2代麦长管蚜进行特定时间生命表研究,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生态学参数的影响,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体内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微波处理后,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T)、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均在中低强度(2,4W)照射时较对照有所提高,而在高强度(6W)照射时较对照显著降低。微波处理对麦长管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系统有明显影响,POD同工酶有新酶带出现,CAT和SOD同工酶酶带亮度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减弱。【结论】微波胁迫后麦长管蚜的生态学参数发生了变化,说明微波对麦长管蚜的毒害已遗传到下一代,高强度的微波处理对其影响更大。微波胁迫对麦长管蚜POD同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是对CAT和SOD同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云南地方稻种资源 61 2 1份为材料 ,以 31个分类、形态及产量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核心种质取样方案。取样方案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和组内取样方法 ,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程王分类体系、云南稻作生态区、行政地区和单一性状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有平方根法、对数法、遗传多样性法和简单比例法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法和聚类法。结果表明 ,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变异系数和表型保留比例等 5个参数可作为检验各取样方案所得的核心种质的指标 ,通过检验可知 ,以丁颖和程王两种分类体系为分组原则、以平方根或对数法确定组内取样比例采用聚类法在组内进行取样是比较好的取样方案 相似文献
95.
96.
97.
以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兴佳2号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升高,茎粗变细,主茎数减少,植株由于群体效应而徒长,纤细;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每667m~2种植6000株时产量最低,为2686.02kg;8000株时产量达到峰值,为4173.56kg,随后产量又降低。密度8000株与7000株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兴佳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张洪亮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7,(26)
在栽培马铃薯的过程中采用绿色无公害,在确保其高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其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绿色无公害栽培可以分为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土地平整、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