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746篇
农学   313篇
基础科学   303篇
  315篇
综合类   2113篇
农作物   284篇
水产渔业   369篇
畜牧兽医   1343篇
园艺   408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1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是植物代谢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ATP与甲硫氨酸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玉米基因组中的4个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ZmSAMS)成员的参数特征,结果表明4个ZmSAMS成员参数非常接近。不同物种SAMS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显示植物SAMS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非常保守的序列和结构。启动子顺势元件预测和蛋白功能分析显示ZmSAMS基因成员可能参与逆境应答、调控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等生理生化过程。随后的Real-time PCR验证了ZmSAMS家族基因成员参与了干旱、高温、低温、盐和ABA等逆境胁迫应答。因此推测玉米ZmSAMS基因可能在玉米的逆境胁迫应答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玉米ZmSAMS家族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机制提供了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982.
矿质元素缺失或不平衡与植物病害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矿质元素缺失或不平衡不仅直接引起植物的非侵染性生理病害,而且对真菌、细菌等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植物病害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矿质元素缺失或不平衡与植物病害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将合理施肥做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补充措施,通过矿质营养调节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其品质的同时减少农药用量、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83.
从吉林省不同玉米栽培区土壤中以胶状几丁质为碳源分离筛选分解几丁质微生物,最终筛选出功能菌株并命名为CC-1,采用16 Sr RNA序列扩增法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SDS-PAGE分析法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几丁质酶生产能力和几丁质酶的蛋白分子量为30 k Da。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微生物肥料对不同肥力中的玉米促生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以CC-1菌株生产的微生物肥料效果受土壤的基础肥力状况影响较大,土壤的肥力状况与微生物的增产效应成反比,相对贫瘠的土壤对微生物处理的响应较为敏感,对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增产达到了13.08%。  相似文献   
984.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对昆明地区为害杨梅的果蝇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颜色无明显趋性,对气味较敏感,对水、糖、醋、酒比例为10∶6∶3∶1的糖醋液趋性最强;生物源杀虫剂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6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对为害杨梅的果蝇均具有较好防效,且对果品安全;及时清除地上落果并运出果园集中处理,也是较好的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5.
内蒙古通辽市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物理机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6月17—20日发生在通辽市的1次雷雨天气进行物理机制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的相互配置是该次强雷雨天气的动力机制和直接影响系统;能量舌的生成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力条件;逐渐增大的比湿场使通辽地区具备较强的暖湿气层,为强雷雨的发生储备必要的水汽条件;抬升指数、K指数和沙氏指数、T—LnP图分布特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86.
电容法估测植物根系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  刘国彬  李强  脱登峰 《草地学报》2015,23(2):383-386
以玉米(Zea mays)和黄豆(Glycine max)为材料,通过对其根系电容的测量试验,结合根系收获法,探讨不同测试频率下根系电容值和根系生物量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植物根系特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玉米、黄豆2种作物根系电容均随根系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4种频率下(0.1, 0.12, 1和10 kHz)根系电容值与生物量均成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 <0.01);回归分析表明,1 kHz频率下2种作物根系电容值随生物量变化趋势较稳定,分辨率较高,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最好(R >0.9).因此,4种频率条件下,玉米、黄豆根系的电容特性都能较好地反映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其中,1 kHz为最适测定频率.  相似文献   
987.
选取4份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以耐低温弱光指数作为品种耐性鉴定的依据,研究了四叶一心期,昼/夜温度10 ℃/5 ℃,光照70 μmol ? m-2 ? s-1的低温弱光下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了其与耐低温弱光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后,辣椒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合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降低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在处理3和5 d显著上升,处理7 d,非耐性品种qN显著下降,耐性品种qN显著上升或无显著变化;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呈下降趋势;半饱和光强(Ik)在非耐性品种中呈下降趋势,但在耐性品种中呈上升趋势;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qP不断下降,但耐性品种发生完全光抑制的光强显著大于非耐性品种。Fo、Fm、qP、qN、Fv/Fm、rETRmax、α、Ik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低温弱光指数显著相关,其中rETRmax最稳定灵敏。qP光响应曲线和rETRmax可作为实际生产中辣椒耐低温弱光的主要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988.
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鱼类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肠道、受精卵、不同类型的饵料和水源中的菌群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以不同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作为分类依据,发现大菱鲆仔稚鱼的肠道菌群结构在开口摄食后不久已趋于稳定,其优势菌与受精卵所携带的细菌关联较大。并且在大菱鲆仔稚鱼不同的发育时期,这一菌群的结构非常稳固,几乎不受水和饵料中优势细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乳球菌属的Lactococcus piscium菌株一直是大菱鲆仔稚鱼肠道中的优势菌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优势度高达45%~65%。本研究还发现,大菱鲆仔稚鱼肠道可能对定植的菌种具有选择性,一些水环境和饵料中的非优势菌,如Streptococcus sp.,Pseudomonas sp.,Carnobacterium sp.等细菌也会定植于肠道,成为大菱鲆肠道中的次优势菌。  相似文献   
989.
990.
研究了不同浓度Fe~(3+)对鼠尾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体内不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Fe~(3+)浓度对鼠尾藻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在0.04 mg/L的Fe~(3+)浓度下鼠尾藻的光合作用能力达到最强,而0.06 mg/L的Fe~(3+)浓度下鼠尾藻的呼吸作用达到最高;不同Fe~(3+)浓度下,鼠尾藻体内叶绿素a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浓度变化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