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85篇
  73篇
综合类   412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42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阐明牦牛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在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麦洼牦牛产犊当天到180 d(即0~180 d)内共12个时间点的乳样。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乳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牦牛乳中14种矿物质元素,分别为4种大量元素(钾(K)、钙(Ca)、镁(Mg)、磷(P))和10种微量元素(硼(B)、钡(Ba)、镉(Cd)、钴(Co)、铜(Cu)、钼(Mo)、镍(Ni)、钛(Ti)、锌(Zn)、锰(Mn)),并以牦牛产犊后30 d采集的乳样数据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麦洼牦牛初乳中K、Ca、Mg、P 4种大量元素含量较高。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K的含量在0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 d时差异显著(P<0.05);Ca的含量在5 d时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P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0~180 d泌乳期内微量元素随泌乳期的变化也较明显,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Ba的含量在0和1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3、4、5和180 d时差异显著(P<0.05);Mo、Ni、Zn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B、Cd、Cu、Ti、Mn的含量随泌乳期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牦牛乳中K、Ca、Mg、Ba、Mo、Ni、Zn的含量随泌乳期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P、B、Cd、Cu、Ti、Mn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整体上看,K、Mg、P、Ba、Zn的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Ca的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不同粘粒含量浑水对微孔陶瓷灌水器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粘粒含量浑水对微孔陶瓷灌水器堵塞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笔者研究了粘粒含量不同的泥沙和粘土(2 g/L)对微孔陶瓷灌水器堵塞的影响,并利用XRD分析灌水器内沉积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泥沙沉积是导致微孔陶瓷灌水器物理堵塞的主要原因。灌溉前期(0~216 h),浑水中泥沙粘粒含量对微孔陶瓷灌水器平均相对流量影响较大,泥沙粘粒含量越高,影响越大,灌水器越易发生堵塞。但是,灌溉后期(216 h后),灌水器平均相对流量均稳定在72%附近,泥沙粘粒含量对灌水器平均相对流量影响较小。进入微孔陶瓷灌水器内的泥沙全部沉积在灌水器内壁,形成一层泥沙膜,泥沙颗粒不会进入灌水器陶瓷微孔中。  相似文献   
33.
针对坡地喷灌水量分布实测困难问题,以坡地喷头射程计算公式为基础,依据喷头射流方向总水量守恒原理,构建了喷灌水量分布由平地转换到坡地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喷头布置方式、间距、工作压力和坡度等对坡面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坡地单喷头水量分布的叠加,且其组合喷灌均匀度略高于方形布置;随着喷头间距的增大,组合喷灌均匀度呈下降趋势;喷头低压运行时,组合喷灌均匀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喷灌均匀性的要求,随着喷头工作压力的增大,组合喷灌均匀度逐渐增大;在一定坡度范围内,不同坡度对水量分布和组合喷灌均匀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坡地喷灌系统设计时,若选用雨鸟LF1200型喷头,建议采用三角形布置,喷头间距宜为1.0~1.2倍平地喷头射程,喷头工作压力宜选用300k Pa。  相似文献   
34.
1.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药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5~1/10。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还开发出了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 2.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35.
基于B样条的水泵复杂特性曲线拟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徐辉  于永海 《排灌机械》2007,25(1):50-53
为适应水泵复杂特性曲线中存在大挠度和非等距测点的情况,探索了基于三次均匀B样条的曲线拟合方法。通过局部预测的方法引入新的型值点以克服曲线尖点拟合的困难。根据离散数据点连线的几何形状进行分段,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步优化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得到了最优逼近的B样条拟合曲线。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高精度地将全区域范围的水泵试验数据拟合成光滑的特性曲线,并能够消除因试验随机误差所引起的曲线扰动。  相似文献   
36.
为进一步增加烟农收益,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突破烤烟与同科其他作物共患病虫害、跨年度轮作受到耕地面积限制等因素,探索出适合屏山县烟区的套作生产模式,在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进行了烤烟间套作黄豆的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烤烟、黄豆套作模式可有效提高烤烟对花叶病和根茎类病害的抗病能力,增加总收入。  相似文献   
37.
为了更加精准、快速、客观地对玉米种子外观的质量进行分级,通过引入DHNN网络建立了一种玉米种子质量评级体系。将这个质量评级体系应用于玉米种子外观检测中,以陕西省商洛市种植的正大12号品种的5 000粒典型分级的种子作为训练样本,训练了网络模型;以1 000粒未知等级的种子作为评价样本,对这些种子进行分级预测试验,准确率可达96.3%。结果表明,这种评级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子外观质量分级的精准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38.
基于弹道理论有风条件下折射式喷头喷灌均匀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计算有风条件下折射式喷头水量分布及喷灌均匀度,以弹道轨迹理论为基础,依据风速分布模型,建立有风条件下折射式单喷头水量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模拟出有风条件下Nelson D3000型喷头倒挂安装方式下水量分布特性,通过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应用于有风条件下折射式喷头水量分布计算。在此基础上,选用4.76 mm(24号)喷嘴直径,模拟出不工况下单喷头水量分布,计算出组合情况下喷灌均匀度,分析了风速、风向、喷头间距、工作压力和安装高度5种因素对喷灌均匀度的影响,并对蒸发漂移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5%的置信区间下,喷头布置间距对喷灌均匀度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安装高度和喷头工作压力,风速和风向对喷灌均匀度影响不显著。风速、喷头工作压力和安装高度都会对蒸发漂移损失产生影响,其中工作压力影响最大。当选用Nelson D3000型喷头在风速小于6 m/s的环境下喷灌时,应将喷头安装间距固定在2.13~3.04 m范围内。另外,该安装间距范围内,喷头安装高度和喷灌压力增大后,喷灌均匀度增大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应采用低压喷灌以降低喷灌系统运行成本;考虑到较高的喷头安装高度会产生较大的蒸发漂移损失,喷灌时还应适当降低喷头安装高度,以提高喷灌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39.
不同动态水压模式下迷宫流道内颗粒物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TV技术,观测三角函数、三角、台阶、矩形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下迷宫流道内颗粒物的运动情况,分析不同动态水压模式下迷宫流道内单个颗粒物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流体流场,揭示动态水压抗堵塞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三角、台阶及矩形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三角函数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下颗粒物滞留滞止区内的时间最短,颗粒物的沉积概率最小,水流对颗粒物的输移能力最大;三角函数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下流道内产生的水流波动效应不断冲击流道滞止区内存在的低速漩涡,加剧了滞止区水流紊动,进入滞止区的颗粒物随水流不断运动,并对滞留甚至沉积在滞止区内的颗粒物发生强烈冲击,使得颗粒物离底悬浮,返回主流区,并迅速通过流道,增大了水流对颗粒物的输移能力,增强了流道的抗堵塞性能。  相似文献   
40.
四川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也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集中区。马铃薯作为四川乃至西南特困山区的重要主粮作物,其产业发展的优势性及必要性十分明显。特困山区可结合净土优势,拓展区域品牌,发展种薯繁育、农户种植、工厂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绿色马铃薯全产业链布局,对粮食安全、农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对于当地口粮保障、精准扶贫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