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4个木薯品种——华南7号、KU50、南美1号、华南205在云南省元谋县、保山市隆阳区和永德县3个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美1号在隆阳区试验点的鲜薯产量最高(59548.5kg/hm2),KU50在永德县鲜薯产量最低(32 812.5 kg/hm2);KU50在元谋县的干物质含量最高(47.6%),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3%);华南205在永德县的淀粉含量最高(41.7%),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2%)。综合3个主要指标,KU50在元谋县干热区适应性最好,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种植品种;KU50和南美1号可作为隆阳区的推广种植品种;华南205可在永德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2.
首次报道了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旱地农田杂草分属34科共138种,和4个主要的群落组成:以热带果园、咖啡园为代表的,以竹节菜+三叶鬼针草+赛葵为主的群落;以果园成园前期、甘蔗田、台湾青枣截干后农田为代表的,以三叶鬼针草+皱果苋+马唐为主的群落;以冬蔬菜、香料烟等短期作物为代表的,以香附子+辣子草+蘩缕为主的群落;以闲置农田为代表的,以无芒稗+酢浆草+狗芽根+纱草+千金子+小飞蓬为主的群落。其中香附子、辣子草、竹节菜、狗牙根、三叶鬼针草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3.
假槟榔是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园、生活小区、庭院等场所的绿化美化树种,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种栽培,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性,已成为该区最为独特的标志性热带观赏植物,也是营造热带亚热带风光的代表性风景园林树种。  相似文献   
34.
间作模式是充分利用光、温、水、地力,使作物之间优势互补,互为增产、增收,增加土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幼龄油棕园间作木薯、白芸豆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因地制宜选择间作作物,并严格按照各种作物栽培的技术措施操作、管理,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5.
云南木薯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木薯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6.
对怒江干热河谷区芒果种质资源各性状进行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地区的芒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各单株间差异较大,各性状间的变异系数也不同,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65.28%),最低的是叶片长(11.86%)。因此,可根据不同的目标性状对资源进行选择性利用;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前6个主成分(叶形、叶长、叶宽、叶柄长、单果重和果实长度值)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其所表达的信息能表述整个群体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37.
通过田间观察及调查,明确了云南干热区4个木薯品种叶斑病在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得出叶斑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指数。对木薯品种和栽培模式等主要影响因子的单因子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SC5和新选048采用直插并施肥的方式发病率最低,新选048采用直插的方式发病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38.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GR4、SC124、SC205等8个木薯品种苗期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相同生长环境下,GR4、SC205生根发芽快;SC124、SC205芽生长速率快,生物积累量大;SC205、SC124生根数多但生物积累量小;GR911生根发芽稍慢,但根芽生长速率较快,根芽生物量积累较大,根冠比稳定,综合表现最佳。方差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间只有萌芽数和萌根数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嫩芽长、芽干重、总根长、根干重及根冠比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39.
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集中座谈、资料收集及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概述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就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种植面积下滑、种植技术落后、劳动力缺乏、新型特色产品研发滞后、一体化服务平台尚未搭建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0.
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集中座谈、资料收集及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概述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就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种植面积下滑、种植技术落后、劳动力缺乏、新型特色产品研发滞后、一体化服务平台尚未搭建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