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为了评价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在联苗中的免疫效果,试验用不同含量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制备联苗,分别免疫兔和绵羊,在免疫后的第10,14,21天分别测定血清中和效价,免疫后第25天用1个最小致死量(MLD)的腐败梭菌毒素对免疫兔和绵羊分别进行攻毒,以期得到能使动物获得足够保护的抗原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兔和绵羊联苗中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蛋白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0. 3 mg、0. 25 mg时,在免疫后第14天腐败梭菌毒素血清中和效价均能达到1;免疫后第25天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兔和绵羊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75%。说明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可以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用来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62.
张豪  张松林  阚保强  张威  王旭 《甘肃农业》2011,(3):92-92,94
蚯蚓是土壤污染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之一.近年来,蚯蚓生态毒理试验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质量评价,其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日趋完善.概述了蚯蚓生态毒理诊断的一些试验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法,田间生态毒性试验法,污染环境的生物检测法和微观生物指标检测法.并在此基础上,从蚯蚓处理生活垃圾与农业有机废弃物以及污水的蚯蚓过滤处理、蚯蚓对...  相似文献   
63.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重金属的使用和废弃,其对土壤、水体等的污染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的发展.本文通过土壤环境这一典型例子,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危害,并介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现在常见的土壤修复方法,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从黄河三角洲区域2011年规模化肉鸭商品鸭场送检的病料中,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分离到54株鸭源高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其中对链霉素、氨苄西林和克林霉素3种药物的耐药性达到90%以上。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药物。对分离菌进行了O抗原血清型分型,初步鉴定有12种血清型存在,其中O78、O35、O2、O18分别有12株、8株、6株和5株,为该区域优势血清型。本试验为了解和掌握该区域鸭源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研究和防控该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给苹果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指导,以2个野生型苹果(小金海棠和新疆野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小金海棠香气成分总含量高于新疆野苹果;小金海棠和新疆野苹果分别检测出90和97种香气成分,其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88种,2-己烯醛在二者中含量均最高;小金海棠主要香气物质为醛类和酯类,新疆野苹果则为酯类、醛类以及醇类。2个野生型苹果共有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和特有香气成分的存在可能是造成两者香味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2012年以来,由新型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PR)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范围发生,在河南省发病猪场分离到1株PRV,命名为HN2012。该病毒在BHK-21细胞中能够产生典型的PRV细胞病变,将HN2012以10~5 TCID50的剂量感染成年家兔,接种兔在36h内全部死亡,均出现典型的PR症状。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N2012与其他毒株同源性为94.82%~99.83%。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 gE进化方向分为国内分离毒株和国外分离毒株两支,中国分支明显划分为2012年前分离毒株亚群和2012年后分离毒株亚群。这些结果对于我国PR的预防和疫苗株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1989年6月13日江苏农业科技报发表了《苎麻的出路在于经饲兼用》一文,于是我们于同年9月份至11月份进行了苎麻叶粉(苎麻Boehmeriaspp.)饲喂肉猪试验,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猪分组本场自繁的本地猪20头,均分为两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 2.饲粮对照组饲喂本县马塘饲料厂生产的肥育猪科,其成分(%):水分12.91,灰分5.98,粗蛋白质16.59,粗纤维6.84,钙0.86,磷0.51,食盐0.33。试验组饲喂该肥育猪料掺入晒干粉碎的苎麻叶粉构成的饲粮,第一周掺苎麻叶粉10%,第二周掺15%,第三周 掺20%,以后配方不变。  相似文献   
68.
番茄晚疫病抗病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由于高寒气候的影响,天然草场生产力低,季节不平衡,加之缺乏科学管理,过牧引起草场退化,影响畜牧业发展。所以,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生产力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最佳放牧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放牧强度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导。Mcneekam(1960)和Wheelen(1962)指出,放牧强度要比放牧制度重要得多。Brodent(1964)对羊的实验证明,在肥育羔羊的生产中,放牧强度是个重要的因素。以后,Jones和Sandland(1974);Journet和Demarguilly(1979)等人进一步研究征实了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每头家畜产量和单位  相似文献   
70.
用多重PCR鉴别猪伪狂犬病野毒与疫苗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基因库中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各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与PRV的gB、gD、gE基因序列互补的3对引物。对样品中的PRV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549bp(gB)、429bp(gD)、366bp(gE)。用这3对引物对三基因缺失疫苗毒的样品DNA模板进行多次多重PCR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2条特异性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多重PCR可以检测到106Pg三基因缺失疫苗毒或756PgPRV野毒的核酸模板量。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正常对照细胞及猪圆环病毒和猪细小病毒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均无任何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