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17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明确广西野生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为水稻抗瘟育种和挖掘抗瘟基因提供抗源材料.[方法]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分别在苗期和孕穗期对广西野生稻进行稻瘟病混合菌株(ZA1、ZB1、ZB15和ZC15)接种,调查不同野生稻材料对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级别,统计抗感材料,并依据抗病材料地理来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普通野生稻中鉴定出抗叶瘟材料188份、抗穗颈瘟材料9份,占比分别为11.85%和0.58%;从药用野生稻中鉴定出抗叶瘟材料73份、抗穗颈瘟材料5份,占比分别为36.68%和2.54%;从普通野生野和药用野生稻中分别鉴定出兼抗叶瘟和穗颈瘟的材料9和4份,占比分别为0.58%和2.03%.贵港和梧州等地是广西野生稻抗稻瘟病材料最多的地区.[结论]广西野生稻抗叶瘟资源较丰富,但抗穗颈瘟或兼抗叶瘟、穗颈瘟的资源较匮乏,需进一步挖掘抗穗颈瘟及兼抗叶瘟和穗颈瘟材料.  相似文献   
272.
基于3S技术的北京市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三期Landsatrim影像,计算NDVI,利用等密度模型提取植被覆盖度并通过计算景观指标对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分析表明:北京市植被覆盖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全植被覆盖斑块面积整体下降,分布趋于离散;高植被覆盖斑块面积减少,形状趋于复杂;中植被覆盖斑块面积整体增加,有团聚分布趋势;低植被覆盖斑块面积显著增加,有团聚分布趋势;无植被覆盖斑块面积稍有上升,破碎度高,有团聚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273.
为了研究日光温室揭放保温被时间,进而实现自动控制,以园区管理员经验揭放时间为对照(用CK表示),依据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和不同的天气状况,设计揭放保温被时间处理(用H表示)。揭放保温被时间公式为T=T日出/T日落±Xmin,同时两温室内种植同一作物(樱桃番茄)。结果表明:(1)在冬春茬樱桃番茄的不同生育期,H处理比CK的光照时长增加9.42%~24.32%;H处理和CK的平均空气温度基本满足樱桃番茄的生长;H处理和CK的平均土壤温度都可以满足樱桃番茄的正常生长。(2)在盛果期,与CK相比,H处理显著促进了樱桃番茄的光合作用,并且显著提高了樱桃番茄的品质和产量。(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日光温室揭放保温被时间自动控制装置,目前该装置应用灵活、方便、自动以及安全,并且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日光温室的揭放保温被时间。  相似文献   
274.
抗寒月季是近年来选育出的适合东北地区栽培的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其扦插繁育及养护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75.
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8对SSR引物对288份我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共检测到505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20, 平均10.5个; 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731, 变幅为0.384(RM409)~0.905(RM206)。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稻种, 栽培稻等位基因数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70.2%和88.2%, 其中, 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65.4%和53.0%, 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仅为地方品种的81.1%。AMOVA分析表明, 总变异的10.3%是由于种间SSR遗传差异所引起的, 不同SSR位点种间的分化程度不同, 在0.7%~46.3%之间, 有43个位点种间遗传分化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以RM427分化最为明显, 达46.3%。聚类分析表明, 中国普通野生稻总体偏粳, 极少数广东、海南材料偏籼。  相似文献   
276.
分别研究丝素、柠檬酸、丝素/柠檬酸复配整理棉织物后,对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的影响。采用丝素与柠檬酸复配,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结果表明,丝素/柠檬酸复合整理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既克服了柠檬酸整理的泛黄现象,又可以大大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分别选用丝素浓度、丝素水解时间、柠檬酸用量、pH值设计L16(4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丝素浓度6%,柠檬酸用量30 g.L-1,丝素水解时间2 h,pH值6时对棉织物的整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77.
基于三维曲面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林火蔓延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林火蔓延的动态预测及可视化模拟问题,该文在分析现有林火蔓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选用三维曲面元胞自动机进行林火建模和蔓延模拟. 该文初步完成了一个整合数字高程模型、气象因子、树种因子的三维曲面元胞自动机模型,设计了数据提取、加工、应用框架,开发出了能够进行林火蔓延三维模拟的软件系统. 并通过八达岭林场局部地区的模拟,指出了应用该模型,可以实现不同条件下的林火蔓延模拟,快速预测林火发展趋势,同时探讨了模型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8.
以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材料,以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合酶(ST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期建立适于检测该基因表达的RT-PCR试验体系。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58℃,扩增循环31次的时候,STS基因能够进行较好的扩增。在赤霞珠葡萄浆果发育的过程中,花后20、50 d STS基因表达量较少,在花后80 d表达量增到最大,花后110 d又降低。  相似文献   
279.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 ℃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 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280.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雷达三维遥感是获取各种森林冠层特征参数的一种突破性技术, 具有精确地直接测量和估计森林结构特征的能力。文中介绍了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的背景、发展情况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 详细分析了通过激光雷达直接测量、建模或推断及多源融合获取森林结构特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