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12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2篇 | |
综合类 | 76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园艺 | 109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51.
通过对新疆龙蒿整个生长周期的动态观测,发现新疆龙蒿在5月下旬~7月初进行花芽分化,其过程可分为花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顶生花芽和侧生花芽均由营养锥分化而成;舌状花为雌花,管状花为两性花。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影响:Ⅰ对CAT和POD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La对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胁迫下大豆(Clycinemax)幼苗膜脂过氧化及CAT、POD等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下,大豆幼苗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先升(胁迫期)后降(恢复段),CAT活性先增(1~5d)后减(6~11d),T1组POD活性在胁迫期逐渐升高,恢复期维持一较高水平后陡降,而T2组POD活性一直升高至第9d,而后略有下降。La的介入,使大豆质膜透性和MDA光致修复各时段变幅降低,La T1及La T2组2种酶活均大于UV-B组,表明La对CAT、POD等抗氧化酶有调控作用,减轻了UV-B辐射对其功能的损伤,增强了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能力,改善了活性氧代谢,降低了MDA浓度,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进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La对UV-B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5.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通过“千百工程”建设,开展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违章拆除、村庄绿化等“六大整治项目”建设,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从2013年开始,该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编制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建立适宜于秦岭野生蕙兰RAPD分析的PCR反应条件,为利用RAPD技术研究秦岭野生蕙兰的遗传多样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秦岭野生蕙兰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野生蕙兰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反应。以5′-CCTTGACGCA-3′(S12)为随机引物,通过L16(45)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对RAPD反应体系的主要参数(Mg2+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摸索和优化,并经过验证试验,建立适合秦岭野生蕙兰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体系。【结果】研究得到的适于秦岭野生蕙兰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2.5μmol/L,dNTPs浓度为0.16mmol/L,模板DNA用量为100ng,引物浓度0.6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5U。各因素对RAPD反应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结论】优化的秦岭野生蕙兰RAPD反应体系扩增效果比较理想,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明显、清晰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进一步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7.
根据茶叶生长的气候环境,利用多年气候资料,分析了瓮安县有利于茶叶高产的气候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高产建议。 相似文献
158.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瓜苗期炭疽病抗性与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以抗性不同的西瓜品种西农八号、M08(抗病品种)和红小玉、玲珑王(感病品种)为材料,在苗期用1×106mL-1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于接种当天(接种前)及接种后第2,4,6,8天,对西瓜叶片中与抗性有关的POD、PPO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西瓜炭疽病抗性与叶片组织中POD、PPO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密切相关。接种炭疽病菌后,各品种西瓜叶片组织中POD和PPO活性都显著提高,抗病品种POD和PPO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接种后各西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峰值出现时间较抗病品种早。【结论】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与POD、PPO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9.
砂田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砂田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传统的抗旱耕作形式,是劳动人民长期与干旱斗争,为适应干旱少雨及盐碱不毛之地而创造的旱农耕作方法,属土壤覆盖制度之一。因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一、砂田的形成1.砂田的形成时间。关于砂田的起始时间无确凿根据,诸说纷纭,有说远起两千年前,有说大约四、五百年的明代中叶,也有近二三百年的清代之说。砂田形成时间在甘肃皋兰、水登、景泰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要问砂田旧来源,话要说到康熙年。只因当时连年旱,百草无籽人受难,一位老人忽发现,茁苗长在鼠洞前,仔细分…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