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科学选择适于西辽河平原春玉米生产的灌溉方式,于2018—2020年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采用3种灌溉方式——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和传统畦灌开展试验,探究其对春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吐丝后,通辽市和赤峰市浅埋滴灌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P<0.05)高于传统畦灌。浅埋滴灌下,玉米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较膜下滴灌、传统畦灌分别高9.31%、15.25%和13.45%、29.07%,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分别提高15.17%、32.38%和6.93%、47.82%。在3种灌溉方式下,春玉米吐丝前、吐丝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总的来看,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的产量较膜下滴灌和传统畦灌平均增产3.43%和7.43%,膜下滴灌较传统畦灌平均增产3.87%。在灌溉水利用效率上,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均显著(P<0.05)高于传统畦灌;在氮肥偏生产力上,除2018年兴安盟试验点外,浅埋滴灌均显著(P<0.05)高于传统畦灌。综合产量、水氮高效利用等因素,浅埋滴灌的灌溉方式为西辽河平原和拟生态区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22.
通过接种鉴定,研究了棉花新种质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鲁HB22的苗期抗病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接种黄萎病菌后,与感病对照冀棉11相比,叶片PAL活性迅速升高及较长的保持时间可能是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接种黄萎病菌后,叶片MDA含量变化趋势尤其是接种3天后MDA含量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可以作为鉴定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生化指标之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浅埋滴灌水肥优化高产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根冠特征的影响差异,选用2个玉米品种先玉1483和迪卡159,设置2种栽培模式:浅埋滴灌水肥优化高产模式(HY)和农户生产模式(CK),对比分析了产量性状、根冠干物质量与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HY通过增大种植密度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穗粒数,使产量和氮肥偏生...  相似文献   
124.
为筛选适宜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高产且优质的粳稻新品种,以审定范围适合沿江种植的 21 个粳稻品种(12 个迟熟中粳类型,9 个早熟晚粳类型)为供试材料,探究了不同品种在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种植的茎蘖动态、产量及产量结构、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沿江高沙土地区适宜抽穗期为 8 月 26 日至 9 月 3 日,选择大穗型品种更容易获得高产;直链淀粉含量与稻米淀粉 RVA 谱特征值紧密相关,崩解值和消减值可以作为优质稻米的辅助选择指标。综合生育期、产量和品质,沿江高沙土地区总体适宜早熟晚粳类型品种;迟熟中粳品种中扬香玉 1 号和金香玉 1 号综合性状较好;早熟晚粳宁香粳 9 号和武育粳528 生育期适宜,兼顾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糯稻中品质和产量综合性状较好的为镇糯 29 号和扬粳糯 2 号。  相似文献   
125.
以‘南粳9108’、‘南粳3908’和‘南粳5055’为材料,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研究不同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群体生长特性以及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南粳3908’产量最高,比‘南粳9108’和‘南粳5055’分别高9.02%和6.87%,主要表现为穗大、粒重、结实率高。‘南粳5055’早期发苗快,分蘖能力强,但拔节后消亡速度快,最终成穗率较低;‘南粳9108’和‘南粳3908’分蘖能力相对较弱,但最终成穗率较高。分蘖期‘南粳5055’叶面积指数最高,拔节期后‘南粳3908’最高,结实期叶面积指数衰减率‘南粳3908’最低。‘南粳5055’抽穗前干物质积累最快,抽穗至成熟逐渐放缓;‘南粳3908’分蘖期干物质积累慢,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加快,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最高。对稻米品质而言,‘南粳9108’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显著高于‘南粳3908’和‘南粳5055’;‘南粳9108’的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短,而‘南粳3908’和‘南粳5055’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胶稠度长;‘南粳5055’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南粳9108’和‘南粳3908’;‘南粳9108’峰值黏度高、崩解值大、消减值小,食味表现最佳。综合来看,‘南粳3908’的产量表现最佳,适宜大田常规种植;‘南粳9108’品质表现最佳,适宜使用有机方式种植,打造中高端稻米品牌。  相似文献   
126.
<正>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牧草之一,全球栽培面积约5亿多亩。我国苜蓿栽培也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公元115年汉朝初期,苜蓿即已引入我国,现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是我国北方各省区重要的牧草品种,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赤峰市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引种苜蓿,目前全市保存面积8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27.
淮北地区夏玉米不同氮肥施用方法肥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地区夏玉米氮肥施用方法各异,肥效差别很大。通过连续5年施肥方法对比试验表明,在同样施氮水平下,以基肥、追肥各1/2,追肥时期选择大喇叭口期稍前的施用方法,产量最高,稳定性强,而且方法简单、高效,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8.
张明伟 《农业知识》2023,(11):27-28+30
<正>甘蓝,又称大头菜、卷心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蔬菜品种。因其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秋冬季栽培大棚甘蓝,每年8月份育苗,9、10月份定植,元旦以后上市,此时正值蔬菜市场淡季,有效地填补了市场空白,增加了蔬菜供应。同时,与露地甘蓝相比,大棚栽培减少了环境逆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以及病虫害对甘蓝的危害,也提高了产量,节省了防虫打药等人力物力,使品质有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9.
山东省临沂市是全国果品重点产区之一,2022年临沂市水果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山东省第2位;桃产量自2000年一直为全国地级市第1位,2009年临沂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桃业第一市”。为进一步掌握临沂市果品加工产业情况,临沂市果品加工产业调研组调研了平邑县、蒙阴县的6家代表性较强的果品加工企业,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调研等方式,分析了临沂市果品加工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0.
为探究增密种植下浅埋滴灌水氮减量对玉米根冠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畦灌常规施氮量(300 kg·hm-2)和常规灌溉量(4 000 m3·hm-2)为对照(CK),采用大田裂区试验,以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W1)、50%(W2)和60%(W3)为主处理,以常规施氮量50%(N1)、70%(N2)和100%(N3)为副处理,研究90 000株·hm-2密度下浅埋滴灌水氮减量玉米根系分布、干物质积累转运、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根干质量均随灌溉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W2N3和W3N3处理20~40 cm、40~60 cm土层根干质量与CK的差异均不显著。吐丝前W2N3、W3N3干物质积累量与CK的差异均不显著,吐丝后W3N3显著高于CK,2018、2019年分别较CK高出9.74%和7.62%;W2N3、W3N2茎鞘、叶片转运量与CK的差异均不显著,W3N3处理2018、2019年茎鞘、叶片对籽粒贡献率则分别较CK提高了0.37%、0.43%和0.27%、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