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38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参考Gen Bank上已发表的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五邻体(penton)基因序列、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和鸭坦布苏病毒(DTMUV)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检测EDSV、H9 AIV和DTMUV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10bp、281bp和266bp。通过PCR验证及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了针对这3种病毒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EDSV、H9 AIV和DTMUV,且不与鸭瘟病毒、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以及鸭甲肝病毒1型、鸭甲肝病毒3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RNA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EDSV、H9 AIV和DTMUV核酸的检测下限分别为8.0、4.8和1.3个拷贝,该方法比常规PCR方法敏感10倍;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对不同批次的样品扩增效果良好。通过标准曲线的建立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EDSV、H9 AIV和DTMUV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42.
在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设施蔬菜示范点塑料大棚内对引进的7个辣椒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过江龙、大肠311、旋龙F1、禾椒219F1、螺丝椒王F1、香辣美螺丝6个辣椒品种适应性广、椒果商品性好、产量高,比尖椒22(CK)分别增产159.92%、85.24%、77.69%、66.49%、57.95%、42.79%,适宜在正宁县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43.
旨在获得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的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优质高效水直播栽培技术研究。以早熟粳稻水稻品种‘吉宏6号’为试验材料,利用3‰~6‰中度盐碱地大田耕平地、灌排水、浸种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施肥最佳模式进行交叉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得出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优质高效水直播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优质高效水直播栽培技术,规定了生育期120天的优质水稻种质质量及浸种技术、春季深翻耕平地技术要求,规定了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对灌排水、地下害虫防治、草害防治、病害防治、施肥管理的技术规程,规定了蜡熟末期、晚熟初期的适时收获标准,规定了水稻脱粒、运输及仓储要求。该技术规程,无需泡田,节约用水量达50%;晚播将灌浆期控制在9月中旬,有效地防止鸟害;适时收获,能显著提高水稻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34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传统农业发展亟待变革,如何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重要社会研究课题。由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部分农村地区茶文化发展水平高,乡村经济发展中茶文化产业成为重要发展举措。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345.
为减缓玉米秸秆废弃物和泡沫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丝为“黏合剂”胶黏玉米秸秆,制备了蘑菇-玉米秸秆缓冲材料,探究其成型机理及培养时间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在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玉米秸秆粉表面黏附生长,将松散的玉米秸秆粉“黏合”起来,生成蘑菇-玉米秸秆缓冲材料。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单位体积变形能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回弹率先增大后减小,能量吸收效率迅速增加后趋于稳定。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和时间成本,认为蘑菇-玉米秸秆缓冲材料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0 d,此时,10%的应变压缩强度可达106.68 kPa,是EPS缓冲材料的1.9倍;最大单位体积变形能为7.40×104 J/m3,是EPS缓冲材料的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