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8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喷灌结合滴灌是指在作物根区滴灌的基础上对作物冠层进行微喷灌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一种灌水方式。为了探明微喷灌结合滴灌(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combined with drip irrigation,MSDI)和地表滴灌(surface drip irrigation,SDI)2种灌水方式下温室高温环境及作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响应规律,该研究以黄瓜为试验对象,于2017年2-6月开展了2种灌水方式下温室环境及黄瓜生长生理特性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改变温室环境方面,MSDI灌水方式较SDI可增加温室内相对湿度,降低气温,同时降低叶片温度约4℃;在作物生长生理特性方面,采用MSDI可增加黄瓜株高与茎粗,降低作物茎流速率,促进黄瓜生长;2种灌水方式下黄瓜最大光合效率几乎一致,分别为0.74和0.77,但日平均实际光合效率差异明显,分别为0.57和0.47,MSDI灌水方式下黄瓜叶片日平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比SDI方式分别高182.8%和92.4%。该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调控温室高温环境、提高温室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小水电建设中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小水电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盲目地开发小水电对生态环境和景观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小水电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在小水电的开发建设中,人为强烈地扰动和破坏地表及植被,产生大量弃土、弃渣,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引发了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分析小水电开发中由于工程建设而产生的一些水土流失问题及主要侵蚀类型,给出了小水电开发中水土保持的原则、生态工程护坡的方法以及弃渣场和取石(土)场的防治措施。最后,提出了从开发方式和水保措施等方面有效地防止小水电开发中的水土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以马铃薯新晶种闽薯1号为试材,应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播种时间、种薯大小、种植密度和生长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域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范围内,对闽薯1号产量影响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播种时间>种薯大小>生长调控措施>种植密度,不同因素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播种时间为7月5日、种薯大小为50-79 g、每667m~2种植6 500株且花蕾期喷施多效唑的栽培方式种植闽薯1号最适宜,其产量高、质量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4.
<正>16月上旬至7月上旬全国养猪市场形势分析1.1仔猪价格止跌回升2010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仔猪市场也出现了转机,全国仔猪平均价格开始止跌回升,有些地区竟然出现有市无猪的现象,外部资金也渐入猪市,欲抄底养  相似文献   
25.
农药雾滴在作物上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雾滴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与农药喷雾的施用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农药雾滴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少农药污染和农作物农药残留量。阐述了农药雾滴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此项研究的现状以及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6.
在指针式喷灌条件下,玉米制种是一项高效的种植模式。为调节亲本花期,提高喷灌水分利用效率,确保玉米制种产量,常采用覆膜。本文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对制种玉米覆膜的追肥方式及追肥量进行了试验,得出:在玉米播前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25kg的基础上,尿素的追施量(x)与产量(y)回归方程为Y=291.0+29.2x-0.689x^2;亩追施量为21kg时产量最高,为602kg。并对喷灌覆膜玉米的追肥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为丰富福建地区马铃薯种质资源和遗传基因改良奠定材料基础,参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50份种质资源的2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差异很大,变幅为0.52~2.01,其中肉色、开花繁茂性、薯形、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2.01、1.81、1.61、1.52、0.52;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除了主茎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外,其他9个性状均达到2.10以上,单薯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主茎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均达到27%以上。相关性分析方面,生育期与单株结薯数、株高、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商品薯率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薯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商品率、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薯数、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单薯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691 0%,能较好反映该11个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聚类分析将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中早熟低产型材料...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枣休眠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休眠的关系,以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京枣39'、'伏脆蜜'、'胎里红'为试材,测定自然越冬和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3个枣品种休眠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条件下3个枣品种枝条中赤霉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休眠诱导期波动性较大,进入和解除休眠后含量变化不大;进入休眠和解除休眠后'京枣...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依据2006年昆明市耕地相关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人均食物需求量300和400kg2种情况,计算分析了昆明市及各县(区)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结果表明,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kg时,昆明市人均耕地面积具有区域差异性,体现了不同空间的分布规律,呈现了明显而典型的径向分布特点,以昆明市区为中心处于全市最低,从市郊向四周递减;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400kg时,在同样的消费水平条件下,昆明市各县耕地承受的压力不同,而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400kg时,昆明市耕地压力指数都大于1,耕地资源压力巨大,各县(区)耕地压力指数存在大于1和小于2种情况,其原因各不相同。结合昆明市耕地、粮食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盘活存量用地、统筹规划昆明市各县(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以地方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料,设置6个植株配置组合,研究其对植株生长、冠层特征、光合参数及球茎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以探讨营养面积和行株距配置对芋植株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营养面积越小,芋植株株高越高,叶片开展度越低。在营养面积为0.165m2和0.220m2的条件下,宽窄行为(70+40)cm的植株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显著高于宽窄行为(80+30)cm的植株,而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则相反。株距为30cm的芋植株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最大,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最小,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最低,其单株球茎产量最低,品质最差。株距为35cm时,芋植株具有较高的Pn,形成的单位面积球茎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说明,合理的营养面积和行株距配置可有效调控芋植株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光合作用,并最终影响球茎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