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2篇
  14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非生物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逆性较强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亲本(郑58、昌7-2)和抗逆性较差的杂交种陕单902及其亲本(K22、K12)为材料, 在不同种植密度(45 000株 hm-2和75 000株 hm-2)、施氮量(112.5 kg hm-2和337.5 kg hm-2)和灌水量(正常灌水和前期干旱控水)条件下, 分析了2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高密度、低氮和前期干旱控水), 与陕单902相比, 品种郑单958叶面积指数、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中亲优势值分别增加18%、9%、28%和22%; 与陕单902亲本(K22、K12)比, 郑单958亲本(郑58、昌7-2)叶面积指数、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中亲值分别增加45%、36%、51%和45%; 郑单958产量的中亲值和中亲优势显著高于陕单902, 且中亲值增幅高于杂种优势值。玉米杂交种郑单958较陕单902增产的同时, 增强了对非生物逆境适应的能力。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来自亲本自交系。玉米杂交种抗逆性强在于增强了花后叶片光合能力(较高的LAI和SPAD值), 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42.
江西转基因抗虫棉苗期棉盲蝽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转基因抗虫棉苗期发生绿盲蝽、中黑盲蝽、杂毛合垫盲蝽3种棉盲蝽,以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主要发生种,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种群为1.54∶1,绿盲蝽为优势种,但具体在各棉苗床上这些盲蝽虫口发生优势差别与附近杂草群落种类有关。棉盲蝽在苗床上虫口增长与附近杂草花期消退、除草剂使用、棉苗移栽晚苗龄大有关。  相似文献   
43.
江西省棉田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标准及制定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江西省棉田除草剂使用现状,依棉花苗床期、免耕移栽期、生育中后期制定出棉农适用的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4.
在总结分析国内玉米育种历程和国外商业化育种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优异基础材料+自交系高效选择(高密度、多地点、低氮、干旱)+新组合多点测试"的玉米自交系选育与新组合鉴定方法。介绍了陕单628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5.
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展示区技术实施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展示区经过一年的科学有效实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该项目区通过应用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早播促早发、合理密植促平衡、紧抓管理防早衰、科学防治控病虫等技术措施,达到“百亩”连片棉田子棉平均单产“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46.
蒲侠  张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27-12929
[目的]研究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为油脂类单体寻求一种新的绿色聚合方法,。[方法]在制备桐油衍生物(TOMG/MA)/苯乙烯无皂乳液的基础上,控制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聚合反应的一个因素,对无皂乳液聚合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苯乙烯/(TOMG/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p=k[St]1.25[TOMG/MA]0.01[KPS]0.96,反应活化能大约为81.8kJ/mol。[结论]苯乙烯/(TOMG/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符合一般的自由基共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7.
中国棉盲蝽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棉盲蝽研究概况张兴华(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九江332105)世界已知为害棉花的盲蝽有50多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曹赤阳)。肖采瑜1963年对我国棉田盲蝽的种类作了详细记述,1977年肖采瑜再次报导国内各省棉区已发现棉官蝽28种。目前这仍是国...  相似文献   
48.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灌丛植被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丛在岷江上游分布广泛,是干旱河谷区重要的物种,砍伐、开垦和过度放牧是导致其退化的根本驱动力。通过选取灌丛植被下土壤剖面,并以其被开垦后的农地(50a)及退耕荒坡(10a)为参照,对其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及易氧化碳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灌丛植被各层土壤总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均极显著大于对照的,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在0-100cm土壤剖面,对照1退耕荒坡及对照2农地土壤有机碳较灌丛植被的最高降幅分别达60.42%,70.92%,重组有机碳最高降幅则分别达76.54%,68.92%,并且灌丛及对照2农地土壤重组碳在0-100cm土层剖面上表现出先升高,然后再降低的分布特征,对照1退耕荒坡则在整个土壤剖面呈递减趋势;灌丛植被土壤易氧化碳均值高于对照的,与退耕荒坡的差异显著,但与农地的差异不显著,在0-100cm土层中,灌丛及对照土壤易氧化碳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分布特征;相关分析表明,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和易氧化碳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综上表明灌丛植被保护土壤有机碳稳定能力极显著高于退耕荒坡和农地的,并且农地退耕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9.
棉黄萎病发生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述了棉黄萎病的发生概况、致病机理、传播流行原因,以及在棉黄萎病抗病育种、发病规律、常规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必须进一步重视和改进棉花质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产的原棉数量不能满足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只适合纺中低档纱,纺高档优质纱需要配额进口,从而造成近几年进口数量骤增。其中,严重影响到棉花质量方面的主要问题有高品质原棉缺乏、品种多乱杂、霜后和僵烂花比重较大、收购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三丝”问题突出等。农业部办公厅在关于2006年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中,提出要“着力改善棉花纤雏品质”,要在调优品种结构、推进规模种植、全程控制“三丝”等方面做出努力。作者认为还应在规范流通市场、改进检验手段标准、合理栽培措施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原棉质量,以不断满足棉纺工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