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优质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西兰花种植成为红塔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地块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移栽及管理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兰花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能够提高水分利用率。但是,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探明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效应。【方法】 在本研究中,以持续淹水灌溉为对照,节水灌溉为处理,筛选出了34篇文献,建立了包含263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试验类型、节水灌溉类型、种植制度、水稻类型、节水灌溉时期、土壤全氮、土壤质地、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探究了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从总效应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从不同的节水灌溉类型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糙米率(+0.9%)、精米率(+1.5%)和整精米率(+2.3%),对水稻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22.1%)、糙米率(-2.7%)、精米率(-2.7%)和整精米率(-3.6%),同时显著增加了稻米垩白粒率(+28.0%)和垩白度(+46.7%),对稻米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此外,从不同的种植制度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在我国双季晚稻区进行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9.8%);而在双季早稻区、中稻区和单季稻区进行节水灌溉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对水稻产量、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对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评估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13种有机磷农残,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上机.结果表明,采用程序升温,所测定的13种有机磷农药在DB-1701毛细管柱上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且完全符合实际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4.
以蹄叶橐吾嫩茎为培养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研究,建立起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证明:MS+BA 0.3 mg/L+2,4-D 1.5 mg/L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 BA 0.6 mg/L +NAA 0.1 mg/L是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 MS+IAA 0.1 mg/L,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定植的试管苗其有植株整齐、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等特点,同时保持了野生蹄叶橐吾的所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5.
在红壤性双季稻田上进行2年田间试验,比较等量氮、磷、钾养分投入下常规化肥处理(NPK)与生物有机肥替代基肥中的化肥处理(NPK+BF)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SPAD值、氮素吸收和土壤性状的差异的影响,旨在明确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NPK+BF处理有降低早稻产量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NPK+BF处理有降低早晚稻有效穗数和提高结实率的趋势。NPK+BF降低了分蘖期水稻叶片的SPAD值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但仅在2014年早稻季达到显著水平。NPK+BF显著降低了双季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但2013年晚稻季未达到显著水平。试验2年后,NPK+BF有提高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NPK+BF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该试验表明在双季稻生产中短期内生物有机肥能够替代部分化肥,但长期效应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红壤旱地玉米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进而增加其叶面积,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根系活力,改善了玉米的产量性状,最终提高了玉米产量,增产效果好,最高可达4991.9kg/hm2;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
耗散结构理论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有序理论特征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给高校诚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针对高校诚信教育的耗散结构特征,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和构建高校诚信教育的协同机制、创新机制、自催化机制和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8.
为解决红塔区花卉生产中轻施有机肥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因子间的关系,找出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的科学依据。在7个花卉主要种植区采集有代表性的耕层土样50个,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13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花卉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9~49.7 g/kg之间,平均29.53 g/kg,95%置信区为26.59~32.47 g/kg,同时确定了其他12项养分指标的变幅、平均值、95%置信区。(2)有机质含量丰富、较丰富水平的在30.1~49.7 g/kg之间,平均37.90 g/kg,占48%,适合红塔区花卉种植;中等到极缺水平的在5.9~29.8 g/kg之间,平均21.80 g/kg,占52%,是有机肥培肥地力的重点部分。(3)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全氮、有效磷、有效锌、缓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铁、交换性钙共8个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以上,通过回归分析,均得出回归方程y=a+bx,方程式经方差分析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回归系数经t测验P值均小于0.05,证明有机质含量对8项养分指标有显著以上的影响。因此,红塔区花卉生产中,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  相似文献   
29.
唐刚  廖萍  眭锋  吕伟生  张俊  曾勇军  黄山 《作物杂志》2021,37(6):101-975
翻耕有利于秸秆还田,为了探究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双季稻产量和温室气化排放的影响,在晚稻季设置浅旋耕和翻耕2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监测当季晚稻和第2年早稻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以阐明秸秆全量还田下晚稻季翻耕对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与浅旋耕处理相比,晚稻季翻耕显著降低了当季晚稻CH4累积排放量(19.04%)、综合温室效应(19.19%)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22.02%),而对N2O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晚稻季翻耕对第2年早稻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无显著影响。可见,翻耕的减排效应只体现在当季。此外,浅旋耕和翻耕处理对当季晚稻和第2年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均无显著影响。短期来看,秸秆全量还田下晚稻季翻耕有利于协同实现双季稻稳产和稻田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制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的新型软质甜品——大米牛奶布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感官品评、质构分析、微生物测定、pH值测定和黏度测定以及稳定性观测等方法,筛选了大米种类(粳米、籼米),确定了产品的配方、工艺及保质期。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粳米优于中部地区的粳米,进口优质籼米优于国内南方籼米;配方中稀奶油、淀粉、琼脂、卡拉胶、甜炼乳、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别为5.0%、1.0%、0.02%、0.03%、1.5%、6.0%时的感官评价及稳定性最佳;工艺关键点以基料(a~*)部分不杀菌、大米预处理采用室温基料浸泡15 min、基料与大米(b~*)以12∶1的比例混合、熏蒸处理45 min时感官及质构最佳,且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三项质构指标会显著影响感官评价(P0.05);产品在2~6℃冷藏条件下保质期可达10 d。说明该产品具备规模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