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如铜、铁、锰、锌、硒等,这些元素的过量或不足都会对畜禽健康或生产性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分析和测定各种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无机物预混料及矿物质饲料添加剂中微量元素的成分和含量意义重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具有分析精度高、测定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饲料微量元素的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当低,因此实验条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给样品带来各种污染。如果不排除掉样品前处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则分析方法再正确、仪器再先进也…  相似文献   
222.
白藜芦醇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新型抗氧化和改善肉品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了白藜芦醇对肉仔鸡血清、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3组用于处理,1组用作对照。3个处理组是基础配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白藜芦醇;对照组是基础配合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时间为7周。检测指标包括血清、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0%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SOD活性和T-AOC水平并且显著降低了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MDA水平(P<0.05);0.10%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血清中T-AOC水平并且显著降低了血清中MDA水平(P<0.05)。此外,日粮中添加0.10%和0.20%白藜芦醇有不同程度地延缓肌肉pH值的下降、改善肌肉颜色、降低剪切力以及提高肌肉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3.
224.
目的: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水平对丝毛乌骨鸡0~16周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丝毛乌骨鸡270只,饲养至16周龄,3个试验鸡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酪氨酸、苯丙氨酸0.17%和0.2%、0.34%和0.4%、0.51%和0.6%水平的日粮,观测其0~16周龄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水平显著影响2、6、12、14周龄的体重(P<0.05),显著影响0~2、5~6、11~16周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影响0~2、3~4、11~12、15~16周龄的平均采食量(P<0.05),除0~2、9~10周龄外,其它0~16周龄各阶段料重比均差异显著(P<0.05);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水平对丝毛乌骨鸡血清生化指标中葡萄糖影响显著(P<0.05),其它各项生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不同周龄对各项生化指标影响均极显著(P<0.01)。结论:通过调节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的供给水平可改善0~16周龄丝毛乌骨鸡的生产性能和部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25.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非致病菌,其芽孢是其一种休眠体,能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条件。该菌细胞壁不含内毒素,具有单层细胞外膜,动物肠道中枯草芽孢能直接分泌蛋白质到胞外。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的有益菌,参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且可刺激机体释放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有利于肠道黏膜的局部免疫,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因其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性,其菌体成为当今制备黏膜免疫疫苗的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枯草芽孢杆菌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其能作为便于推广的疫苗载体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对枯草芽孢杆菌的黏膜免疫机制及其作为疫苗载体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26.
蛋黄的颜色是由存在于蛋鸡饲料中、最终可转移到蛋黄中的着色类胡萝卜素决定的。家禽饲料中类胡萝卜素最主要的来源是玉米、玉米面筋、紫花苜蓿和草粉,这些原料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利用率是家禽营养学家和饲料生产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完全依赖这些原料提供饲料中所需色素时。鉴于消费者对蛋黄颜色的偏好,在蛋鸡饲料中额外添加黄色和红色类胡萝卜素成为饲料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法。而怎样配制最经济有效的配方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蛋黄色素沉积可分成2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黄色浸润阶段,创造一个黄色基础。在这个阶段,蛋黄颜色达…  相似文献   
227.
以固始鸡和安卡鸡杂交建立的F2代资源群为研究材料,探讨屠体重、屠体重率、全净膛率、半全净膛率、胸肌重率和腿肌重率的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6个屠体性状在不同性别、批次和家系中均呈极显著差异,母鸡的胸肌率极显著高于公鸡,而其他屠体性状却低于公鸡;第三家系的全净堂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家系,并且该家系6个屠体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均大于其他家系,正交系各屠体性状值高于反交系。结果显示:该资源群体可有效地用于屠体性状位点定位和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228.
选用288只30周龄健康固始母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共轭亚油酸(0、0.5%1.0%和2.0%)的饲粮,经过6周饲养后测定蛋品质及鸡血清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共轭亚油酸添加量的增加,蛋黄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显著减少(P<0.05)。当共轭亚油酸添加量达到2.0%时,能显著增加蛋黄重和改善蛋黄色泽(P<0.05)。鸡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随着共轭亚油酸添加量的增加,有先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29.
旨在探究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6,FGF6)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挖掘FGF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鸡FGF6基因对生长性状的影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FGF6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768只固始鸡-安卡鸡F2资源群的GBS数据及相关经济性状表型数据对FGF6基因包含启动子2 kb区域SNP位点进行筛选,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探究FGF6基因SNP和单倍型与鸡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鸡FGF6氨基酸序列与火鸡同源性为91.2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鸡FGF6与火鸡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绿海龟,与斑马鱼遗传距离最远;保守性分析显示不同物种间FGF6保守性较高。鸡FGF6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二级、三级结构相符。鸡FGF6蛋白被22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修饰;与其受体家族FGFR1~4和EGF存在互作关系。鸡FGF6基因启动子区域筛选到6个SNPs位点,均位于1号内含子上;多态性分析显示6个SNPs位点存在...  相似文献   
230.
为了探讨固始鸡脾脏内淋巴细胞自然凋亡的过程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固始鸡17日龄胚胎和4,19周龄固始鸡3组正常发育的脾脏内淋巴细胞自然凋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脾脏内自然凋亡的淋巴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核的变化,其次是线粒体增多。核质凝集为新月形、C字形、圆环形、花瓣状等多种形态,凋亡细胞裂解为凋亡小体,最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固始鸡胚胎和4,19周龄固始鸡脾脏内自然凋亡细胞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固始鸡脾脏内淋巴细胞存在着自然凋亡现象,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核的变化,其次是线粒体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