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1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5篇 |
农学 | 122篇 |
基础科学 | 83篇 |
217篇 | |
综合类 | 726篇 |
农作物 | 183篇 |
水产渔业 | 31篇 |
畜牧兽医 | 310篇 |
园艺 | 99篇 |
植物保护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154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施肥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2009年,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优化施肥、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和习惯施肥对水旱轮作体系下水稻和春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都能提高水稻和春小麦的子粒和秸秆产量.同等养分供应下,优化施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其次是有机无机配施.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和春小麦地上部总吸氮量都有显著影响,水稻当季氮肥利用率为10.4%~37.0%,春小麦为11.7% ~ 35.9%.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C/N比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提高.水旱轮作下土壤干湿交替也有利于土壤有效养分的提高.综合考虑作物增产、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培肥等因素,本试验水旱轮作体系下,有机无机配施是最佳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2.
为给优质高产小麦的育种和栽培建立茎型指标体系,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分别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的小麦品种(系)71个和94个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株高、各节间长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研究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小麦的株高和各节间长度等茎部性状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蛋白质含量类品种的株高、倒2节间长和倒3节间长显著大于低蛋白质含量类型品种;高蛋白高产类型小麦的适宜株高、穗下节间长、倒2节间长和倒3节间长分别为85~107 cm、27 cm 以上、23 cm左右和14 cm左右,在适宜范围内以各项值稍大较为理想;低蛋白质含量、高产类型的品种则分别为85 cm以下、30 cm 以下、18.5 cm左右和12 cm左右,在适宜范围内各项值以稍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3.
84.
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三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机制,以秦麦11为试验材料,对小麦籽粒灌浆期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AGPase和SSS基因于花后12 d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GBSSI和SBE基因于花后15 d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4种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花后25 d或30 d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急剧下降。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量随着灌浆的进行呈不断上升趋势。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在花后25 d或30 d。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 d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活性间未检测到相关。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可能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可能属于转录后调控。4种淀粉合成酶活性与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几种酶对淀粉合成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3个杂交籼稻新组合HWHR1、HWHR2、HWHR3为参试品种,绵优725为对照,在云南省水富县、华坪县、芒市3个不同籼稻种植区开展品比试验及生产试验,对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参试品种中,HWHR2综合表现良好,增产点次率大于65%,小区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2 467.0 kg/hm2,比对照增产3.3%,生产试验产量13 501.5 kg/hm2,比对照增产9.2%,在云南不同籼稻区具有较好产量潜力和适应性。高产广适杂交稻新品种的选育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进行生产潜力及适应性研究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安徽省鲜食玉米大田生育期,精准调控采收上市时间。[方法]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的3个点开展各播期及不同品种试验。[结果]鲜食玉米春播的生育期比夏播长5~9 d;春播时,凤阳点(沿淮淮北生态区)的大田生育期比长丰点(江淮丘陵生态区)和石台点(沿江江南生态区)分别延长2、8 d;夏播时,凤阳点的大田生育期比长丰点和石台点分别延长5、12 d。不同播期试验表明,春播阶段,随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缩短,5月1日播种的处理比4月1日的处理生育期缩短3 d;夏播阶段,随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延长,8月1日播种的处理比7月1日的处理生育期延长14 d。安徽省引进的北方品种较南方品种表现为早熟,在夏播时,美玉9号比垦粘1号生育期延长19 d。[结论]随着生态区的北移,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延长;春播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短;夏播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种质资源不同,其生育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22~51 kW轮式拖拉机三个系列的前桥壳体的工艺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了三桥共线的流水生产线加工工艺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88.
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严重缺硼(B1)时,4个油菜品种均绝收,缺硼(B2)及硼正常(B3)时,各品种均有产量,硼高效和偏高效品种产量大于硼低效品种,前者品质较后者差,表现出硼效率越高而品质越差的趋势.硼对低效品种品质的改善作用大于硼高效和偏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