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3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人工授粉条件下6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纯合度高的陆地棉亲本的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异交亲和力差异很大,杂交成铃率在41.4%~83.8%之间,平均杂交种产量1225.5~2257.5kg/hm^2;杂交铃与其母本自交铃相比.铃重降低幅度1.61%~20.75%;衣分降低7.14%~10.62%;籽指提高2.86%~8.33%。指出棉花杂交种筛选应在确保杂种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亲本的异交亲和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选择,最大限度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32.
烂铃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近几年生产上烂铃发生严重。本研究于2009-2012年以僵瓣率作为反映烂铃程度的指标,分析了僵瓣率与棉花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品种间僵瓣率的高低有明显差异,培育低烂铃率品种是可行的;僵瓣率与第一果枝节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出苗至开花日数呈显著负相关趋势,与单株结铃数呈显著正相关趋势。所分析的性状中,对僵瓣率影响最大的为第一果枝节位,其次为单株成铃数和出苗至开花日数,然后为株高和全生育期。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烂铃率低的棉花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在自然昆虫传粉条件下 ,研究了 6对转 Bt基因棉、6对常规棉核质不育系及相应同核异质保持系的主要性状 ,结果表明 :1 2对核质不育系与其同核异质保持系的株高、果枝数差异不显著 ;不育系的单株成铃、衣分、霜前子、皮棉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 ,子指显著高于保持系。单铃重和霜前种子产量的表现有所不同 :转 Bt基因棉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低于保持系 ,霜前种子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常规棉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高于其保持系 ,霜前种子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34.
转Bt基因杂交棉主要性状优势率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分析了 73个转 Bt基因抗虫杂交组合 F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率分布 ,认为 :1杂种一代的霜前皮棉产量、株高、铃重、衣分、霜前花率等性状具有明显的正向优势。 2 5 6%的组合霜前皮棉产量竞争优势 ( CH% )集中在 1 0 .1 %~ 35 %之间 ;子棉总产则以 0 .1~ 2 0 %居多 ;铃重、衣分、子指、霜前花率的 CH%主要分布在 0 .1 %~ 1 5 %之间 ;生育期、2 .5 %跨长为负优势 ,多在 - 5 %~ - 0 .1 %之间。 3与 F1相比 ,除子指、2 .5 %跨长外 ,F2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均不同程度下降 ,以子棉总产、霜前皮棉产量、霜前花率、单株铃数降幅较大 ;生育期变化较小 ;铃重、衣分、子指虽比 F1有所下降 ,但仍呈现较强的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35.
对冀棉18号F1和F2花铃期的SOD和POD活性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冀棉18号F1和F2花铃期的同化量明显高于对照种中棉12,并且光合产物主要运输到蕾铃等生殖器官上;F1和F2的SOD活性差异不明显,并与亲本和对照相近;F1的POD活性略高于F2,二者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6.
冀棉18号是由86—56系×8622组配而成棉花杂交种,对其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杂交种二代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黄河流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本文还研究了杂交种生产和繁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7.
棉花种间杂交渐渗系抗黄萎病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抗黄萎病棉花种间渐渗系冀79作父本,高感病陆地棉品系1096作母本,配制杂交组合。感病对照、亲本及F1、F2在田间混生病圃鉴定。对亲本、F1及F2分离群体的抗性表现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该抗源抗黄萎病性状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该抗源抗性是由1个显性抗(耐)病基因和2个加性基因共同起作用,其中加性基因起主要作用。并且2个加性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2个加性基因同时存在并且纯合时,植株表现为高抗;当2个加性基因同时存在并且杂合时,植株表现为抗病;当只有1个加性基因存在时,不论纯合还是杂合,植株都表现为耐病;当2个加性基因不存在时,植株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38.
简要回顾了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区域试验取得的成就及试验方法的改进,指出了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为了全面评价2001~2014年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改良成效,以河北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依据,对2001~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的96个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其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河北省审定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单株铃数显著提高,单铃重有所增加,衣分变化不大;早熟性改良效果明显,全生育期缩短,株高和单株果枝数增加,第一果枝节位、子指和霜前花率变化不明显;抗枯萎病和黄萎病性状改良成效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河北省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1一减 减少种植密度,合理稀植。 2九改 2.1改种抗病杂交棉品种,俗说:“棉花要高产,抗病棉种是首选”。选抗病、高产、优质、大棵、杂交棉品种,如:冀棉牌冀杂1号、冀杂2号、GKZ19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