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丹参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草药,以根入药。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是其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总结了光照、水分、温度、盐分与矿质元素对丹参次生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丹参的栽培和提高丹参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黄瓜植株抗病酶系和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杨酸对黄瓜植株抗病酶系和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mmoL/L水杨酸喷雾处理黄瓜幼苗后,植株体内PAL,POD和PPO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PAL,活性升高迅速,在处理后24h即达到最大值;PPO活性在处理后24h开始提高,48h时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在处理后8h即开始升高,48h时达到最大值。并且经水杨酸处理的植株抗病性明显增强,处理后7d对黄瓜白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51.23%。  相似文献   
13.
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3 mg/L NAA+ 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相似文献   
14.
元炳成  胡江  岳东霞  黄伟 《土壤通报》2011,(5):1105-1111
土壤剖面中Mg2+的大量存在是土壤发生碱化的原因之一。测定了疏勒河昌马冲积扇缘镁碱化盐渍土土样的Mg2+碱度、Mg2+/Ca2+、pH值、HCO3-+CO32-等化学性质指标,分析了这些化学性质指标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潜在可矿化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微生物生物量氮随Mg2+/Ca2+、Mg2+碱度的升高而线性下降,而潜在可矿化氮随Mg2+/Ca2+、Mg2+碱度的升高而指数下降;另外,微生物生物量C/N与Mg2+/Ca2+和Mg2+碱度的反向变化关系说明,Mg2+碱化盐渍土环境中细菌在微生物群落中占优势。总之,高Mg2+碱度对土壤微生物而言是一种严重的胁迫环境,它使得微生物生物量变小、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类甜蛋白基因诱导表达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类甜蛋白基因 (TLP)及其紧密连锁的抗除草剂bar基因以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脱毒微型种薯“津引薯 8号” ,经除草剂筛选后的转基因单株无性繁殖用于分子检测 ,标记基因bar基因的PCR反应和含TLP基因特异探针的Southern检测结果 ,转基因植株分别显示出 0 54kb和 3 0kb的特异性条带 ,证明TLP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转基因马铃薯基因组中。利用TLP基因特异性抗血清对转基因植株进行Western反应检测 ,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中TL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晚疫病菌游离孢子接种离体抗性分析 ,转基因株系表现出对晚疫病的明显抑制作用和症状发生的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2,4-DAPG基因的质粒pMON5122导入到野生型荧光假单胞菌株中,探索了不同热激时间、不同CaCl2浓度和荧光假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对转化子形成的影响;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到OD约0.53时,用0.025mol/L CaCl2处理细胞,热激3~4min,转化频率最高;荧光假单胞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达到75.0%,并且能够提高黄瓜出苗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 Alternaria solani培养滤液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25℃黑暗静止条件下, pH值为 6.0的改良 Czapek 1培养液最有利于抗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最佳培养时间为 28天。  相似文献   
18.
黄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10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0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温度、紫外线、蛋白酶和pH值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过度酸碱均对其抑菌活性有一定影响,蛋白酶和紫外线照射对其生防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的生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在黄瓜根部的定殖能力以及对黄瓜灰霉病和枯萎病的生防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在浸种和灌根两种情况下均能够定殖在黄瓜根部.拮抗测定表明,一些株系对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89.1%和65.6%.离体及盆栽试验表明,CBT1、CBT3、CBT6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1.1%~62.4%和44.0%~67.7%;CBT1、CBT6、CBT7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5.3%~59.3%和47.7%~55.4%.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防治作用的内生细菌,从不同品种、健康的黄瓜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对峙培养法测定结果表明,从‘温室3号’黄瓜叶片分离到的1株内生细菌(WSL-8)对Botrytis cinerea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确定该细菌为Paenibacillus polymyxa;通过抗生素标记法分析了该细菌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分布和数量,明确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体数量逐步降低;利用该细菌菌液浸泡黄瓜片或浸泡黄瓜种子盆栽,接种病原菌后第3天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23.65%和56.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