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铃薯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可侵害马铃薯等数百种植物.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土传性的微管束病原菌,可通过土壤、灌溉、植株、种薯等进行传播,寄主范围广,并随着气候变化、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和耕作方式的不同而变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者可使马铃薯减产80%,甚至绝产.由于该病的寄主不断增加,防治技术有限,该病已成为目前许多栽培植物的重大病害. 相似文献
52.
屈冬玉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6,(3):18-22
正本刊讯1月23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北京建国饭店受邀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论坛并发言。屈冬玉认为,举办这个论坛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动能转换、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54.
55.
屈冬玉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4):4-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应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这一重大任务上来,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农业面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关键就是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贮备能力、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科技成果、人才、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有机结… 相似文献
56.
在民主德国,马铃薯既作为高质量食品为人们消费,又是工业的原料。表1列出了1970年至1984年人均消费量和马铃薯面积的发展情况。在民主德国,马铃薯一般由平均达400公顷的专业化农场生产,主要种植在砂壤土里。新品种的培育,无性系选择及高质量马铃薯的繁殖(S、SE和E级种薯)都集中在北部,因北部病毒侵染程度低。就民 相似文献
57.
以马铃薯高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为材料, 利用cDNA-RGA方法获得了青枯病菌处理和水对照处理之间的差异表达片段( KTI-like EST) 。该EST与kunitz2type抑制子基因高度同源, 属于kunitz-type抑制子基因家族, 是马铃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受青枯病菌的诱导, 12 h内启动表达, 48 h内表达量达最高。马铃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参与马铃薯对病原的抗病防御, 推测所获得的KTI2like EST也可能参与了马铃薯的抗病防御。 相似文献
58.
马铃薯晚疫病菌小种特异无毒基因候选表达序列的cDNA-AFLP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具有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现型且处于萌发中的静孢子时期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4个混合池, 通过cDNA2AFLP分析, 共获得85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 其中与无毒基因Avr1、Avr2、Avr3-Avr10-Avr11、Avr4 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分别为20, 28, 16和21个。将这些差异表达片段对20个晚疫病病菌个体进行无毒基因差异表达验证, 得到1 个无毒基因连锁群Avr3-Avr10-Avr11 的候选片段, 即A11T13Avr3-10-11S157; 无毒基因Avr4的候选片段2个, 即A24T19Avr4S122和A24T24Avr4S142。Blast分析表明: A11T13Avr3210211S157 与马铃薯晚疫病菌萌发孢子囊( germinating sporangium ) EST ( expressed sequence tag) 库中的序列PG001F10.XT7 同源; A24T19Avr4S122 与晚疫病菌萌发中静孢子( germinating cyst) EST库中的PH051G10.XT7部分序列完全一致, 而A24T24Avr4S142与PH051G10. XT7具有98%的同源性。这些结果将促进通过电子克隆并结合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技术获得全长的无毒基因Avr4。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中国436个马铃薯审定品种的系谱分析发现,马铃薯祖先亲本中‘疫不加’、‘竹板’、‘工业’、‘兰芽’和‘早玫瑰’应为第1代亲本,而其衍生系如‘男爵’、‘胜利’、‘燕子’、‘白头翁’、‘米拉’、‘多子白’、‘卡它丁’和‘小叶子’应为第2代亲本。在审定的436个品种中,自行选育的379个品种涉及423个亲本,分别来源于国内品种、国内品系、地方品种、新型栽培种、北美资源、欧洲资源、CIP资源和其他,共8类,且其相应的核遗传贡献分别为97.5、107、10.5、16、27.5、71、33和16.5,表明国内品种和国内品系一直是贡献最大的类型,而地方品种主要以母本为主,外来资源如新型栽培种、欧洲资源和北美资源多以父本为主。为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利用多重引物系统,对278份国内育成品种(品系)和330份国外育成品种(品系)进行了细胞质分型。结果表明,T型和D型为主要细胞质类型,所占数量和比例分别为303个(49.8%)和243个(40%),其次为W、A、M和P型,分别为39(6.4%)、15(2.5%)、6(1%)和2(0.3%),但也发现部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类型与其祖先母本不一致,未发现6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细胞质类型。 相似文献
60.
<正> 根据与CIP(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和国内攻关项目的安排,我们于1987年9月2日至27日,先后对四川、云南的部分县、市TPS(马铃薯实生种子)研究利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参加人员有内蒙呼盟农科所姜兴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屈冬玉,以及当地领导和科技人员寇军辅、王仕琨、伍良碧、吴开林、朱锡义、和玲等。在考察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