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1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3篇 |
农学 | 109篇 |
基础科学 | 49篇 |
56篇 | |
综合类 | 437篇 |
农作物 | 39篇 |
水产渔业 | 30篇 |
畜牧兽医 | 389篇 |
园艺 | 106篇 |
植物保护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做好农牧产业工作,加强宏观调控,科学指导农牧业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方针政策,促进盘县产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CD15s和nm23H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150例HCC组织中CD15s和nm23H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转移率、分化程度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D15s和nm23H1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3%和61.3%。CD15s在低分化的HCC中阳性率为47.8%(43/90),在高分化的HCC中阳性率为26.7%(16/60);在有转移的HCC中阳性率为53.7%(36/67),在无转移的HCC中阳性率为27.7%(23/83);在术后5年内死亡的HCC患者中阳性率为59.1%(39/66),在术后生存满5年以上的HCC患者中阳性率为33.3%(8/24)。上述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在低分化的HCC中阳性率为44.4%(40/90),在高分化的HCC中阳性率为86.7%(52/60);在有转移的HCC中阳性率为40.3%(27/67),在无转移的HCC中阳性率为66.3%(55/83);在术后5年内死亡的HCC患者中阳性率为22.7%(15/66),在术后生存满5年以上的HCC患者中阳性率为79.2%(19/24)。上述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5s的表达与nm23H1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结论 CD15s和nm23H1的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D15s和nm23H1的表达可作为评估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4.
995.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全国主要省会城市1951-2008年的逐日地面气象资料,分别计算历时58年的平均气温和风效指数(K)等,运用线性回归、Spearman秩相关和变化速率等分析气温和风效指数(K)的年代、季节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51-2008年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0.3℃/10a。2)历时58年,年平均风效指数(K)也呈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10.8/10a。3)不同季节风效指数(K)的波动范围不同,其中冬季变化幅度最大,夏季最小。其空间分布在四季当中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考察不同pH、重金属钻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土壤中钴化学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经典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结果]随着处理土壤pH的升高,有机物结合态含量呈下降趋势,两者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0.800~,P〈0.01),残渣态随pH升高呈上升趋势,生物有效性在pH5时达到最大值。在研究初始钴浓度范围内,随着外源钴浓度的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钴的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所占总钴的比例减小,生物有效性系数(K)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当钴浓度大于250mg/L时,K递减趋势较大;土壤环境离子强度在O.01mol/L附近时,除残渣态外各形态钴在土壤中分布的比例达到最大值,当离子强度大于0.01mol/L时,生物有效性系数降低,限制了土壤中钴的迁移性。在考察陈化时间内,土壤陈化10d时,钴的生物有效性系数最大。[结论]各形态含量均随土壤介质pH、重金属钴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有所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重金属钴在土壤中的富集状况。 相似文献
997.
基于遥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植被指数(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数据,采用遥感定量模型评估了中原城市群区域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4个时期的生态资产价值,分析生态资产的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生态资产空间分布不均衡,西南部的洛阳和平顶山生态资产价值占到全区的51.88%,东北部及中部的新乡和郑州占到全区的21.02%;空间上表现为以郑州为中心,高值区沿西南和东北方向发展、低值区沿西北和东南方向发展的“两线”发展态势。②生态资产价值表现为连年减少(-2.17亿元·a-1),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总体上变化不大。空间分布上,郑州及以西区域(洛阳、焦作、济源)显著下滑,以东区域略有增长。③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区域内林地、耕地、草地面积缩减造成相应生态资产流失(46.62,8.81和2.52亿元),使得人均生态资产价值下降(13.4%)。由此认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需加强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针对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特点,优化产业结构,严格用地;加强生态资产核算及生态补偿。图 4 表 4 参26 相似文献
998.
999.
正确分析西部农业资源现状,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