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为毛峰茶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以福鼎大毫、中茶108、福鼎大白、金观音、龙井43、梅占6个茶树品种为材料,观察各品种茶树芽叶性状,对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毛峰茶的主要理化成分进行测定与感官品质审评,分析不同品种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的叶色绿、茸毛多,2个品种感官审评综合得分较高,分别为91.6分和90.0分;金观音香气最好;龙井43和梅占综合品质稍弱,中茶108生长势强。品种间品质成分存在差异,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差异较大。适制毛峰茶的品种有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龙井43适制扁形茶,梅占适制红茶和乌龙茶,生产上以金观音制作红茶可能品质更佳,中茶108为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42.
为控制养殖底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性并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从而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分别以普通活性炭(PAC)和磁性活性炭(MPAC)为修复材料,将其应用到受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的养殖池塘底泥中,以菲律宾蛤仔(R.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通过底泥生物有效性实验和生物累积实验分别探究活性炭对底泥中PBDEs的原位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磁化前后,MPAC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略低于PAC,平均孔径显著增加,两者均能较容易地对PBDEs进行吸附,与PAC相比,MPAC虽对PBDEs的吸附速率较慢,但吸附量却小幅度增加;目标养殖池塘水产品的食用风险较低,但底泥中四溴、五溴联苯醚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且水产品对底泥中目标化合物已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富集性;修复效果表明PAC和MPAC均可对PBDEs污染养殖环境进行修复,尤其是对底泥中可能产生生态风险的四溴、五溴联苯醚修复效果较好,且最优投加比例分别为3%和1.5%,但在实际现场修复过程中考虑到MPAC具有较低的投加量及磁性可回收循环利用的特点,因此可能更适合作为PBDEs污染养殖池塘底泥的修复材料。研究证实,MPAC在修复底泥中PBDEs方面有积极作用,不仅可控制底泥中PBDEs的迁移性,还可显著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对水产品养殖环境的改善及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3.
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抗抑郁、降血压、增强记忆力、抗癌等功效,因此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对近年来茶树中GABA的代谢机理、富集技术和GABA对人体健康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展望,以期为系统研究茶叶中GABA和GABA茶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在分析了22种饲料原料中α-半乳甘露聚糖(α-GM)、β-半乳甘露聚糖(β-GM)和半乳甘露聚糖(GM)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饲粮豆粕水平与β-甘露聚糖酶(β-MN)对断奶仔猪血清α-GM、β-GM、GM含量,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SLC7A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溶质载体家族38成员2(SLC38A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将24头初始体重接近的健康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饲喂22%豆粕水平饲粮,Ⅱ组饲喂22%豆粕水平并添加0.02%β-MN的饲粮,Ⅲ组饲喂37%豆粕水平饲粮,Ⅳ组饲喂37%豆粕水平并添加0.02%β-MN的饲粮。试验期为30 d。在第30天对24头仔猪进行颈动脉、肠系膜静脉以及肝门静脉采血10 m L,检测血清中α-GM、β-GM和GM含量;对前腔静脉采血10 m L,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取空肠前端和回肠后端,检测SLC7A1、SLC7A11、SLC38A2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Ⅲ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回肠SLC7A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Ⅲ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α-GM含量,颈动脉血清β-GM含量,肠系膜静脉血清β-GM、GM含量,前腔静脉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断奶仔猪肠系膜静脉血清α-GM含量及肝门静脉血清α-GM和GM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前腔静脉血清葡萄糖、钙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Ⅲ组相比,Ⅳ组断奶仔猪肝门静脉血清GM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SLC7A1、SLC7A11和SLC38A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仔猪平均日采食α-GM的含量升高,可降低仔猪ADFI;肝门静脉、颈动脉和肠系膜静脉血清α-GM、β-GM和GM含量随饲粮α-GM、β-GM和G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粮α-GM、β-GM和GM含量增加时,添加β-MN可降低肝门静脉血清GM含量,上调空肠SLC7A1、SLC7A11和SLC38A2基因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45.
共轭亚油酸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其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在反刍动物体内合成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对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防治现状进行了介绍,对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从烘干机的分类和原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茶叶烘干机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茶叶烘干机在结构、控制、加热方式、热能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茶叶烘干装备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茶叶烘干装备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评价不同布鲁氏菌血清学方法检测牛羊血清的性能,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3种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已知感染情况的牛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比较这3种方法的一致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显示:SAT检测牛血清的Kappa值小于0.75,一致性一般;cELISA、FPA检测牛羊血清的Kappa值均大于0.75,一致性较好。SAT特异性较高,假阳性率均为0,但敏感性较低,假阴性率较高;c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为理想,均在92%以上;FPA敏感性最好,为100%,特异性也较高,达97%以上。结果表明,SAT特异性高,但敏感性略低,c ELISA和FPA敏感性、一致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结果提示,在实际诊断中,先用操作简便的SAT进行筛选,再用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特定仪器、特异性高的cELISA和FPA进行复核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9.
以三角槭、油茶、樟树的叶片为材料,用过氧化氢(H2O2)及次氯酸钠(NaClO)作漂白液分别对三种叶材进行处理,观察比较其漂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漂白效果与叶片质地、大小、色素成分、药液浓度、温度等有关。过氧化氢(H2O2)对以叶绿素为主的叶片脱色能力差;次氯酸钠(NaClO)对三角槭、樟叶的脱色能力较好,但对植物纤维有强烈的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50.
在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已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机,成为畜禽养殖业今后发展的趋势。低蛋白日粮是根据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配制成的蛋白质水平低、氮排放少,并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和养殖环境的日粮。本文将探讨低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和不同生产用途的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低蛋白日粮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