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菜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近年来,由于杂种优势利用,使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为了获得优良的一代杂种,除了选配优良组合之外,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也是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或核型不育系生产杂种种子,但均存在一些缺点。为此,我们尝试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核型不育单株,以获得100%不育群体,为一代杂种制种创造了一条新路。虽然它的制种成本较商,但高质量种子的效益可超过成本的提高。与原有制种技术比较,它有下列优点:①母本群体具100%不育率,因此可保证100%的杂交率;②不会因多代自交出现生活力退化,③可从自…  相似文献   
12.
13.
降雨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施肥偏多且方式不合理,缺少有效的保水栽培措施是西北旱地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在陕西渭北旱塬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了氮肥追施和总量减少、覆膜、增加种植密度措施较传统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种植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农户习惯施肥相比,传统施肥不能持续增加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而减氮追肥、减氮垄覆和减氮垄覆增密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同时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但减氮垄覆或增加种植密度却使籽粒含氮量降低,主要原因是进入开花期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减少,氮素供应不足所致。综合分析,减氮垄覆增产增效更明显,小麦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在第1年分别提高38.6%、49.6%和35.1%,在第2年分别提高7.6%、16.3%和25.7%,说明控氮与覆膜结合是实现旱地冬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需注意生长后期土壤氮素供应,在增产的同时保证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在 1 98 2年首次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肠菌株 O1 5 7∶ H7的基因组序列已被美国 Wisconsin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测序工作 ,从而为揭示该株细菌的致病机制及对其实施有效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比较该株大肠杆菌与实验室中不致病菌株的基因组序列 ,发现了 1 3 87种新基因及该株细菌的一些独有的“DNA岛”(DNA islands)。这些新基因和“DNA”岛的基因存在着该株细菌致病和演化的重要信息。研究人员认为 ,这些“DNA岛”中的许多基因是通过一种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的途径 ,来源于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其他物种 ,这…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三倍体柑桔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柑桔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cv.Hamlinsweetorange)+粗柠檬(C.jambhiriLush cv.Rough lemon)]为父本与单胚的二倍体柑桔类型[宜昌橙(C.ichangensisSwingle)与华农本地早(C.reticulataBlancocv.Huanongbendizao)的杂交后代]杂交,通过幼胚早期离体培养,获得了113株再生植株,其中89%为三倍体,并初步筛选出了适宜的幼胚离体培养时间为授粉后80d。  相似文献   
16.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旱灾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潜在风险增大。旱灾风险评价作为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和基础,备受国内外风险科学工作者广泛重视。相比起步较早、较成熟的国家和区域尺度旱灾风险研究,全球尺度的旱灾风险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从全球旱灾研究的数据源和基本单元、评价指标、评估模型和相关案例等方面展开文献调研和综述。结果表明:旱灾风险评价指标研究呈现出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因素综合的趋势;综合“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要素的定量化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是未来全球尺度旱灾风险研究的重要趋向;大小相对均一的政区矢量评价单元的编制,对正确认识我国旱灾风险在世界旱灾风险格局中的位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进行实验室饲养驯化,繁殖培育瑶山亚种树鼩实验动物化种群。[方法]将野生瑶山亚种树鼩饲养在温度、湿度等条件可控的实验室中,引进初期以果蔬为主要饲粮,后期逐步过渡到以日常饲料为主,经过1个月左右使其适应实验室饲养环境;挑选符合种源要求的瑶山亚种树鼩,按公母比例为1∶1进行配种合笼,以体重增加以及腹部触诊判断母树鼩是否怀孕,对繁殖期母树鼩及仔树鼩进行特殊饲养管理。[结果]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经过1个月左右的饲养驯化,成活率达到96%,平均增重达到50g左右;母树鼩配种受孕率为24.53%,产仔12胎,产仔数42只,每胎平均产仔3.5只,出生存活率为92.86%,离乳存活率为42.86%。[结论]实现了对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的实验室饲养驯化,瑶山亚种树鼩的实验室繁殖工作虽已取得一定突破,但仍需进一步解决实验室饲养条件下母树鼩配种怀孕率低和仔树鼩存活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地方高校实验室传统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弊端,从高校实验室建设、拓展实验室功能、改革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新余学院医学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对地方性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QTL的上位性互作和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15和F2:16的447个RIL家系为遗传群体,绘制SSR遗传图谱,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年大豆小区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加性QTL、加性×加性上位互作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检测到9个与小区产量、茎粗、有效分枝、主茎节数、株高、结荚高度相关的QTL,分别位于J_2、I、M连锁群上,其中小区产量、茎粗、株高、有效分枝和主茎节数QTL的加性效应为正值,说明增加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同时,检测到7对影响小区产量、茎粗、株高和结荚高度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的QTL,共发现14个与环境存在互作的QTL。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对大豆小区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影响较大。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既要考虑起主要作用的QTL,又要注重上位性QTL,才有利于性状的稳定表达和遗传。  相似文献   
20.
电子显微镜从1932年出现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因为它有很高的放大倍数(几万倍——几十万倍),能辨别很微小的物体,小到几个埃(Å),许多光学显微镜不能看到的东西,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