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解决采用抗生素抑菌导致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生长与分化受到抑制的问题。[方法]利用转基因植株诱导试管微型薯,由试管微型薯抽枝获得转基因脱菌植株。[结果]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中,SⅠ、SⅡ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GA30.1mg/L+cef150mg/L,NT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ZT0.5mg/L+GA30.1mg/L+cef150mg/L;薯块抽枝最佳培养基为MS+ZT0.5mg/L+NAA0.1mg/L;薯块直径0.5-0.7cm抽枝数最高;转基因脱菌植株在无抗生素快繁培养基中经30d培养污染率为0,脱菌植株茎段粗壮,无分枝现象。[结论]建立的方法脱菌简单易行,为转基因个体的筛选和生长排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TDE在草莓花药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TDZ与NAA植物生长素进行组合,观察其对草莓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结果]MS+TDZ 1.0 mg/L+NAA 0.5 mg/L适用于草莓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率高达75%,但TDZ对草莓愈伤组织的诱导无显著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草莓通过花药培养途径进行规模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王敬东  石磊  陈晓军  张丽  宋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09-22211
[目的]解决采用抗生素抑菌导致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生长与分化受到抑制的问题。[方法]利用转基因植株诱导试管微型薯,由试管微型薯抽枝获得转基因脱菌植株。[结果]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中,SI、sⅡ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s/L+GA,0.1mg/L+cef 150me/L,NT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ZT0.5mg/L+GA,0.1mg/L+cef150mg/L;薯块抽枝最佳培养基为Ms+ZT0.5mg/L+NAA0.1mg/L;薯块直径O.5~0.7cm抽枝数最高;转基因脱菌植株在无抗生素快繁培养基中经30d培养污染率为0,脱菌植株茎段粗壮,无分枝现象。[结论]建立的方法脱茵简单易行,为转基因个体的筛选和生长排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34.
以新疆大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Xinjiang Daye’)叶片作为转化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中获得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转化紫花苜蓿,研究选择剂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影响紫花苜蓿转化的4个主要因子,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时的上限浓度以50 mg·L-1为宜;转化过程中当浸染时间为5 min,菌液浓度OD600为0.2,外植体预培养6 d,共培养后清洗外植体的头孢雷素(Cef)浓度为800 mg·L-1是最佳转化方案,抗性芽分化率达到65.5%;4个因子中菌液浓度对转化率影响最大,清洗外植体的Cef浓度和浸染时间影响次之,外植体预培养时间的影响最小。经PCR和RT-PCR检测,初步证明了BADH基因已经整合到紫花苜蓿中,转化率为16.0%。  相似文献   
35.
36.
白榆不同地理种源叶片结构特征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榆(Ulmus pumila)的分布范围很广,在其分布区内,由于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因而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理种源。我们试图通过对白榆不同地理种源叶片结构特征的研究,来探索不同种源生长及耐旱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及生理检测等方法对转化HaBADH马铃薯无性一代2个株系目的基因整合情况,耐盐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经PCR、RT-PCR及Southern blot分析,验证HaBADH基因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无性一代株系基因组中。当120 mmol/L NaCl持续胁迫20 d后,转基因无性一代株系表现出较强的抗盐能力,B10及B22株高平均增幅均达到15 cm,冠径平均增幅均达到12 cm,对照株高和冠径平均增幅分别达到5 cm和7 cm,平均单株结薯重量分别较对照重9 g和2 g,平均单株结薯数量较对照高0.53个和12.28个,Pro含量显著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进一步表明了转入HaBADH基因可稳定提高马铃薯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8.
以4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栽培种为材料,对其叶片、茎段和试管薯3种外植体再生体系进行研究,筛选与优化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和条件,建立马铃薯高效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较叶片愈伤组织形成速度更快、诱导率更高。其中,‘陇薯3号’愈伤组织分化效果最佳,分化率和出苗率分别达100%和175.0%。在添加1.0mg·L~(-1)ZT+1.0mg·L~(-1) IAA+0.5mg·L~(-1)6-BA+0.2mg·L~(-1) GA的MS培养基中,4个品种的试管薯均可通过直接分化再生系统分化成苗。其中,以‘青薯168’试管薯薯片出苗率最高(110.0%)。验证了试管薯作为转化受体,受基因型的影响小,转化周期短,是马铃薯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进一步建立试管薯繁育及再生体系,为马铃薯遗传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根据米香基因的测序结果,设计了4对引物,在0.8%琼脂糖上电泳检测Fgr基因.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检测粳稻和籼稻米香基因(Fgr),为大规模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0.
利用AFIP标记方法对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种内不同花冠类型进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扩增带纹丰富清晰,且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15对,共扩增出条带266条,多态性条带14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55.6%。从花冠裂片类型可将肉苁蓉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9种类型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1778~0.846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