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除草剂生物测定在除草剂的研制、应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除草剂的筛选、除草活性、杀草谱确定、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及其是否存在残留药害等诊断,都离不开生物测定。也正因为如此,生物测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新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除草剂的生物测定广义的包括了实验室、温室和大田三个试验层次,而狭义的仅主要指前两者,后者则为田间药效评价。为了能使生物测定方法在除草剂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仅就狭义的生物测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2.
为探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草种子和幼苗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供试材料,研究两种草坪草种子在碧护2 500~15 000稀释倍液浸种24 h后,置于常温(25℃/25℃)和低温(15℃/10℃)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观察两种草坪草幼苗期叶面喷施碧护2 500~15 000稀释倍液后,置于常温(25℃)和连续10 d户外低温(11℃/-5℃)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草坪草种子在碧护7 500~10 000倍液浸种后均能显著提高其在常温和低温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及根长。低温胁迫前叶面喷施碧护5 000~7 500倍液后,两种草坪草的根长、根重及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碧护7 500~10 000倍液浸种后可提高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草坪草种子萌发能力,叶面喷施碧护5 000~7 500倍可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提高其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助剂安融乐(3%卵磷脂·维生素E)对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增效作用,在温室条件下以野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AABB,2n=36]为供试材料,通过生物测定计算安融乐与2种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商品名为发达和农达,使用剂量为375~6000 mL/hm2)混用后(体积分...  相似文献   
34.
采用生殖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药用野生稻和转bar基因水稻花粉杂交的基因漂移。结果表明,供试水稻花粉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的萌发生长与药用野生稻自花授粉花粉的萌发生长有一定差异,表现在穿过桩头的花粉粒百分率及内容物释放和正在凝缩、释放的花粉粒百分率较少,虽然转基因水稻花粉能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正常萌发生长,并能释放内容物,但杂交后结实率为0,表明转基因水稻和药用野生稻杂交不亲和,他们的不亲和性不是在花粉的萌发和穿过柱头这一阶段,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实验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和药用野生稻没有发生成功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WP)与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分散油悬浮剂(OD)混用对稗草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无芒稗和水稻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对照、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4个处理,观察药后无芒稗和水稻的生长情况,测定乙酰乳酸合酶(ALS)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糖代谢和氮代谢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单用相比,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处理药后第7天,无芒稗的中毒综合指数显著提高13.2%,ALS活性显著降低27.61%;无芒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ETR、qP)、糖代谢和氮代谢指标均显著下降;水稻的ALS活性、糖、氮代谢水平均显著提高。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提高了五氟磺草胺对无芒稗光合作用及糖代谢和氮代谢水平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五氟磺草胺对无芒稗的防除效果;并能缓解五氟磺草胺对水稻的胁迫作用,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36.
曹旦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杂草科学》2011,29(3):14-21,29
无论何种杂草稻密度和移栽措施下,杂草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栽培稻生长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移栽不仅较好地抑制了杂草稻的发生,同时保证水稻产量,使产量达到3 496.65 kg/hm2。旱直播对杂草稻出苗率影响较小,造成杂草稻密度过高,栽培稻产量严重降低,较移栽下降了1 011.15 kg/hm2。水直播对杂草稻出苗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旱直播,使得杂草稻出苗率较旱直播下降9.14%,但是水直播对杂草稻出苗后的生长抑制不明显,使得杂草稻发生量达到1 219.35 kg/hm2,栽培稻产量仅为1 829.85 kg/hm2。随着杂草稻密度的增大,对自身种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地上部分干生物量显著降低和抽穗时间的推迟;其对栽培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栽培稻剑叶宽、分蘖数、有效穗数、地上部分干生物量、穗长、每穗饱粒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方面随着杂草稻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可以在杂草稻发生较为严重的田块使用移栽措施,在杂草稻发生中等的田块使用水直播措施,并且适当提高栽培稻播种量。在杂草稻发生较少的田块使用旱直播措施,从而达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7.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自学《植物学》来替代课堂教学的模式已成为可能。网络教学班与普通班在学习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甚至更好,而且网络教学班的学习成绩标准差更小,成绩分布更为合理。网络教学可以大面积替代教师的课堂理论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缓解目前高校所面临的教学资源紧张矛盾大有裨益。同时,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8.
杂草稻和栽培稻叶片下表皮结构特征的观察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33份杂草稻及6份栽培稻材料的叶片下表皮中央长细胞及其各级乳突、气孔器及其乳突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统计后作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后得到3个在各个性状因子中贡献率最大的主成分,分别是中央长细胞大乳突、中乳突及小乳突的数目、大小,气孔密度。叶表皮结构特征在各供试材料之间有一定的变异和特异性,在杂草稻分类鉴定及亲缘关系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氰氟草酯防除双穗雀稗的最佳使用技术,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氰氟草酯在不同施药情况下对双穗雀稗的防除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双穗雀稗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LD50为有效剂量26.15g/hm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株受药情况下,施用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270g/hm2对苗期至营养生长盛期双穗雀稗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除效果接近100%。室内和田间不均匀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双穗雀稗喷施氰氟草酯部分防除效果较理想,未施药部分防除效果随着施药部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来讲,施药不均匀是导致防除效果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施药均匀、全株施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g/hm2对双穗雀稗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不能保证均匀全株受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双穗雀稗的使用剂量应该提高到有效剂量270g/hm2。  相似文献   
40.
浅谈杂草科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杂草科学研究动态宋小玲,姚东瑞(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南京210014)杂草学的宗旨是丰富和完善杂草科学理论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杂草危害的问题,为现代化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服务。随着许多超高效、安全、价廉的除草剂品种的出现,将化学除草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