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由于面源污染的隐蔽性、分散型、不易检测性,还没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面源污染是导致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面源污染的现状、特性、危害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2.
喷硒对烤烟生理效应及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两种形态的硒源在烟叶早期的喷洒,研究了硒对烟叶生长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关键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烟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提高;丙二醛( MDA)低于对照,烟叶中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施硒延长了烟叶的生育期;同时也显示了富硒叶面肥明显高于单一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23.
河南优质小麦品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小麦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影响优质小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品种及其结构。本文对跨世纪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贡献状况作了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对今后河南优质小麦生产及小麦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导、预测。结果表明,河南优质小麦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趋势呈现出“S”型。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但是,2~3个优势品种仍然遥遥领先。“十五”以来,河南优质小麦中郑麦系列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4.
河南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烟草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烟草不仅作为卷烟的原料,更向着多用途和综合应用发展,具有抗癌、免疫等多功效的烟草硒蛋白保健品已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笔者论述了烟草硒蛋白的基本特性、提取方法及应用价值,并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小麦 纹枯病的发生可划 分为 5 个 时期,即始 发期(11 月中下旬 )、缓慢增长 期(11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越冬停滞期(12 月下旬至 2 月中下旬)、盛发期(2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和稳定期(4 月下旬以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有利条件是秋冬 气温高,春季降雨多;播期早,播 量大;偏施氮肥,浇水 次数多。对河 南省生产上大面 积推广的小麦品种 抗性鉴定和评 估结果表 明,绝大多 数品种表 现高感和 中感,少数品种表现中抗,无免疫和高抗品种。通过几年研究和探索,建立了河南小麦纹枯病综合防 治技术规程,主要 内容包括:推广抗 性较好的丰产品种, 适当压缩 高感品种 种植面积;增 施有机肥 和磷钾肥, 避免偏施 氮肥;适期适量播种; 药剂处理种子,减 少秋苗发 病基数;合 理灌水、追肥, 控制群体 密度和旺 长;春季及时喷药防治等。  相似文献   
27.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901、新优1号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28.
为给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和确切评价以及品种审定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3~2004年度山东省高肥乙组区域试验11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顺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良星99、954(5)-4、泰山008的加权关联度位列试验前三位,至2006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余品种(系)已先后淘汰。结果表明,与等权关联度相比,加权关联度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更接近。  相似文献   
29.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901、新优1号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30.
小麦大粒品种源库特点及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粒小麦兰考86(79)、中粒小麦豫麦41号为材料,在河南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大粒品种源库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大粒品种灌浆期叶片叶绿素、总糖、全氮含量高,光合强度大,茎鞘中总糖、全氮含量高,但下降快,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后期氮素相对缺乏;粒重增长快,子粒中蛋白质含量高,变化平衡,不受子粒积累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后期灌浆不充分,子粒饱满度差,子粒中GA3/ABA与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旗叶与子粒中GA3/ABA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