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为了能动地调控大穗型品种的分蘖成穗率,采用大田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几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小麦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叶面喷施萘乙酸、赤霉素、矮壮素、细胞分裂素、烯效唑、有机液肥和磷酸二氢钾,对提高此类型品种亩穗数和产量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小麦新品种商麦156为材料,通过设置N1(0kg/hm2)、N2(120kg/hm2)、N3(225kg/hm2)、N4(330kg/hm2)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商麦156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0kg/hm2-225kg/hm2)内施加氮肥有利于商麦156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前期营养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向穗转运和分配。商麦156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以N3(225kg/hm2)处理最高;单位面积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最终产量表现为N3>N2>N4>N1,其中N3与N2差异不显著,与N4、N1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商麦156的最适施氮量为225kg/hm2。  相似文献   
23.
将从国内部分区域搜集到的12种小麦分别于10月和2月下旬以及5月和7月上旬播种,并对其结实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特性小麦品种在减数分裂期因遇到高温而造成不育的差异。结果表明:减数分裂期遇到高温结实率较低,种植区域的温度和环境直接影响结实率。秋季播种小麦时,河南品种在减数分裂期日高温和日低温分别处在22.4和12.0℃左右时,结实率为62%~79%;陕西品种的减数分裂期日高温处在20~24℃,低温处在12.0℃左右时,结实率为42%~71%。同样是春小麦,同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生长的品种相比,引进的品种处于减数分裂期且遇高温时结实率明显降低,热带小麦生育品种的亲本可选择范围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24.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造成小麦区域划分明显;小麦栽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所有环境条件尽可能适宜,以充分挖掘作物遗传潜力。论述了小麦栽培的特点,指出了不同冬麦区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在生产中制定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保证粮食的稳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正商麦156系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许农5号为母本、百农AK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5011。1特征特性商麦156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2~233.8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春  相似文献   
26.
镉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时期对镉胁迫的耐性及镉毒害机理,以商麦156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镉胁迫(0、0.04、0.4、0.8、1.2 mmol?L-1)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了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镉(≤0.04 mmol?L-1)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高浓度镉(≥0.4 mmol?L-1)对其有极显著(p<0.01)抑制作用,且在0.4-1.2 mmol?L-1范围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均随镉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略微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04 mmol?L-1时最大,较对照提高6.99%。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三者变化规律类似,均随镉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至1.2 mmol?L-1时最大,分别为对照的2.61、5.20和7.99倍。镉浓度0.4mmol?L-1时,小麦叶片 SOD、POD和CAT活性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49.32%、85.34%和40.59%,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继续增加Cd浓度其活性降低;而APX活性则在镉浓度0.04mmol?L-1时最高,然后随镉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小麦高产氮、磷、钾施肥模型进行设计,构建以小麦整体产量为整体生产任务的函数氮、磷、钾施肥三元二次全数据设计模型和氮、磷、钾单方面因素效率等,并借助数学模拟因素选值的频率探究,选定出各个设计的最优施肥策略和最优小麦产量,再依据施肥策略和相应的小麦产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氮、磷、钾3种肥料元素在合理施肥的前提下,能够促进小麦种植的整体经济效益达到最高,以期为我国高产小麦种植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工业生产不断更新,农业领域技术应用也开始进行相应升级与创新。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作为现代化农作物种植核心目标及农业科研主要课题,对生产力的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麦作为我国食品工业的生产原料和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加大对优质小麦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结合优质小麦的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出优质小麦有效推广的对策,以期为小麦种植户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该文介绍了小麦的春霜冻的发生状况及其规律,探究了小麦春霜冻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河南省小麦的春霜冻灾害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0.
为探寻复配拌种下小麦减少施药的最佳时期及用量,以商麦188为试材,通过设置小麦起身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等3个施药时期进行小麦减少施药次数试验,并研究同一处理时期内不同施药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处理28 d内,3个不同用药处理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从第1~5天,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程度为Y3>Y2>Y1,Y1(75%百菌清·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 g/667 m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其他2个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3个不同用药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分别在第5、7、9天出现转折,第11天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基本一致,Y1处理受影响相对较小,与其他2个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用量百菌清·戊唑醇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 d时最低,呈现21 d内随用药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在14 d时,3个不同用药处理恢复到对照水平,在21 d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越高表现的更为明显,21 d后各处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速度均逐步加大至恢复到对照水平;1~21 d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