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该品种是一个早熟、矮秆大穗、抗旱节水、高产广适、高抗倒伏、抗多种病害的新类型品种。每667m2(亩)穗数40万~45万,穗粒数38~41粒。产量高,一般亩产550kg,最高可达700kg以上。品质符合国家优质中筋标准。  相似文献   
92.
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cm土层较高,平均1.51g·cm~(-3);不同耕作方式,0~40cm土层拔节期前NTDTST;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NT容重增加;成熟期0~30cm土层,深翻(1.45g·cm~(-3))与浅翻(1.44g·cm~(-3))无差异,30~50cm土层,深翻容重(1.48g·cm~(-3))略有增加;免耕秸秆覆盖,0~50cm土层平均容重(1.42g·cm~(-3)),比DT-S和ST-S减少0.03~0.05g·cm~(-3);0~30cm土层,ST-S比DT-S增加0.05g·cm~(-3),30~50cm土层,趋势相反。浅翻会造成犁底层上移,0~30cm容重增加,而深翻增加了40~50cm土层容重。10~20cm质地为粉砂质粘土,40~50cm为粘土,其余土层为壤质粘土;免耕与耕作前土壤团聚体分布更接近,均在1mm粒级处出现高峰,而ST与DT处理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接近,NT处理在40~50cm土层的0.5~1.0和3.0~5.0mm粒径土粒含量明显高于ST与DT处理。横向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团聚体分布不同;纵向比较,同一耕作方式,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波动性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大,短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虽受年季间的影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3.
氮素水平与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挥发的静态吸收法研究了5个不同施氮(尿素)梯度以及3种施肥方法(深施、表施、混施)在3个不同施肥时期的氨挥发损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氨挥发通量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氨挥发损失量占施氮总量的比例逐渐升高,水稻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在各个施肥时期比例不一,其中以蘖肥时期损失最大,其次是基肥,穗肥时期氨挥发损失最小。每次施肥后氨挥发持续时间大约7d,在2~4d达到最大值,氨挥发损失随着施氮的增加呈明显增高趋势,其中表施肥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
城郊集约养殖业的发展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养殖业废弃物时环境的影响使之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容.本文以武汉市城郊集约畜禽养殖业为例,从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和发展中遇到的障碍着手,提出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集约型生态养殖小区和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以推动集约型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将节水抗逆、稳产广适作为育种目标,以稳群体、增粒数、提高粒重作为育种思路,经过近10 a的时间,对衡98-5229(国审麦2004014)进行优良变异培育,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衡S29。该品种具有节水性强、抗旱耐低温、穗多紧凑、抗逆稳产、广适等特点,试验结果显示,在黄淮冬麦区春浇1~2水的情况下,平均产量8 528.55 kg/hm~2,最高产量可达到10 155.30 kg/hm~2;抗旱指数1.201,抗寒性级别1级,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推广种植。2015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6.
遮阴条件下激素处理对半夏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0%遮荫条件下栽培的半夏进行6-BA,GA3两种激素不同浓度处理,研究其对半夏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经过6-BA,GA3激素处理后半夏的株高较对照组增加了3~5cm,其株高变化趋于一致,倒伏期提前,生长周期缩短20d左右。进行6-BA 25mg/l处理后的半夏增产明显,较对照组增加了59%。综合分析认为,在遮阴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激素处理,对于半夏的增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衡95观2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利用衡84观749作母本,衡87-263作父本杂交,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1001,2001年和2002年分别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并被列为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和农发办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98.
95观26是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用84观749作母本,衡87-263作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品质好等优良特性,其面粉适宜制做饺子、面条等。200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1、2002年均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2002年被河北省科技厅、农开办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9.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玉米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三个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翻耕加速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使有机碳含量下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秸秆翻耕还田促进了中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秸秆连续翻耕还田提高了中层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秸秆浅翻还田对表层和中层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显著高于深翻还田与覆盖还田,但短期内秸秆连续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对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对耕作深度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秸秆还田主要使低活性有机碳增加,这也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后代水旱交替的选择和新系抗旱指数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抗旱与丰产基因的聚合,经异地适应性及抗病性专业鉴定,定向培育成了矮杆大穗、节水高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衡观35,在黄淮冬麦区的河北的冀中南、河南全部、山东西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安徽皖北、江苏淮北、湖北襄樊等黄淮海冬麦区均宜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