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16个固定鉴别寄主和21个辅助鉴别寄主,在小麦苗期对2009-2011年采自河南省6个地区184个单孢子堆上纯化分离的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频率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1年河南省主要优势致病类型为THTS、THTT、THKS、PHKT、PHTT、THPS、PHKS、PHSS、THFS、THPN和THSS,出现总频率为52.13%。毒性基因V1、V2c、V3、V16、V26、Vb、V25和V37的平均毒性频率超过95%,说明其对应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在河南省几乎完全丧失了抗性;毒性基因V9、V24、V19、V38和V47的平均毒性频率低于4%,说明其对应的抗病基因为目前河南省小麦叶锈菌有效抗病基因,尤其毒性基因V24的毒性频率为0,表明目前河南省无对其表现出毒力的小麦叶锈菌小种。另外,毒性基因V11、V15、V17、V30、V10、V14a、V23、V29、V18、V21、V32、V33+34、V36和V39等的毒性频率在2009-2011年际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2.
小冰麦33苗期抗叶锈性鉴定及其抗性基因推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明确小冰麦33在抗叶锈病方面的应用前景,选用了来自全国21个地区不同年份的214株叶锈菌株对小冰麦33进行苗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14株菌株中,只有云南与贵州两地区各出现了一个使其产生高侵染型的菌株,说明小冰麦33对我国小麦叶锈菌具有较强的苗期抗病性,可在我国大部分麦区使用。试验选用19个具有较好鉴别能力的小麦叶锈菌株和49个已知的抗叶锈单基因品系对其进行了抗叶锈基因推导,推导出小冰麦33中可能含有Lr2a、Lr3a、Lr23、Lr44及未知抗叶锈基因。  相似文献   
33.
玫瑰黄链霉菌Strempomyces roseoflavus Men-myco-93-63是分离自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的一株拮抗链霉菌,该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探明该生防菌产生的诱抗粗蛋白对黄瓜抗病性的诱导作用,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发现诱抗粗蛋白诱导黄瓜叶片灰霉病发病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经组织染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发现诱抗粗蛋白可以诱导黄瓜叶片中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显著提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发现诱抗粗蛋白还可以诱导黄瓜叶片中PR-1aPR-3PR-9NPR1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试验结果表明Men-myco-93-63产生的诱抗粗蛋白能够诱导黄瓜抗病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4.
首先,介绍了美国的森林健康理念、森林健康监测、条件保障;其次,从软件系统、能力建设、火灾防控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健康理论在美国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最后,借鉴美国森林健康思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推进我国森林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5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AFLP技术对小麦抗叶锈基因Lr45进行了标记,从60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亲本及TcLr45×Thatcher 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引物P-AGG/M-GAG和P-ACA/M-GGT。其扩增片段为261 bp和105 bp,2个标记与Lr45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 cM和1.3 cM。测序比较261 bp片段与大麦属Vulgare HotrI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达86%,105 bp片段与一粒小麦磷脂酰丝氨酸脱羧酶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高达96%。2个测序片段均包含开放阅读框(ORF)序列。  相似文献   
36.
以胭脂红景天(Sedum spurium‘Coccineum’)、松塔景天(S.reflexum)和六棱景天(S.sexsangular)为试验材料,对其在北京露地越冬过程中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束缚水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露地越冬过程中,胭脂红景天、松塔景天及六棱景天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50,0.999,0.508。3种景天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松塔景天〉六棱景天〉胭脂红景天。  相似文献   
37.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 的SSR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小麦感叶锈病亲本Thatcher、6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为材料,开展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从13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亲本及TcLr19×Thatcher 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引物Xgwm44,并获得了1个与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44139bp,此标记位点与Lr19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9cM。该研究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构建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玫瑰黄链霉菌抗药性标记及其定殖和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腐霉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利福平、青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重铬酸钾等8种常用抗生素或杀菌剂,通过抗药性标记试验,建立了玫瑰黄链霉菌(Stremptomyces roseoflavus)Men-myco-93-63的抗药性标记,确定了重铬酸钾(0.06g/L)/青霉素(0.2g/L)为适合检测该菌株的标记药剂及浓度。通过获得的抗药性标记,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研究了Men-myco-93-63在番茄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生防菌在番茄根际土壤中能够定殖,接菌15d后定殖量达到最高,为5.6×105 cfu/g,之后下降,到30d后检测不到Men-myco-93-63菌株的存在。当使用Men-myco-93-63的固体发酵物与土壤以体积比1∶400混合时,对番茄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
小麦抗叶锈基因Lr44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FLP技术借助于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和TcLr44×ThatcherF2代分离群体材料,获得4个Lr44的分子标记,分别为Paag:Mcta300,Paac:Mcgt85,Paag:Mcta395和Paac:Mcgt90,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1cM、1 1cM、3cM、2 2cM和2 8cM,为分子辅助育种、构建密集的遗传图谱、克隆Lr44以及研究基因编码特性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2007年陕西、湖北和四川三省小麦叶锈菌苗期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0个鉴别寄主在苗期对2007年采自我国四川、湖北和陕西三省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四川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TT,出现频率为11.1%;湖北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QT、THQS、THQR、THQN和PHSP,出现总频率为61.8%;陕西省主要致病类型为PHST和FHST,出现总频率为17.1%。三省小麦叶锈菌的群体结构组成复杂。毒性基因V9、V19、V24、V38、V39、V40、V41、V42、V43和V45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小于21%,其中V9、V24和V38的毒力频率为0,说明其对应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毒性基因V2c、V3、V3bg、VB、V11、V14a、V14b、V16、V25、V26和V33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大于70%,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为无效抗叶锈基因。毒性基因V1、V2a、V15、V19、V28和V30的毒性基因频率在三省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