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2篇
  26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期,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主题报告起草组部分成员,赴吉林、黑龙江、浙江、广西等省(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吉林敦化林业局、黑龙江森工清河林业局和黑龙江省尚志林业局元宝林场,以及浙江临安、广西桂林等地的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了6个座谈会,广泛征求了各地对召开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以下简称“两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2.
旨在探讨硒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试验将硒分别与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和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成熟BMDCs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BMDCs上的MHCⅡ、CD86、CD80和CD40的表达量,测定经硒处理后的成熟BMDCs对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和抗原递呈能力,并用ELISA检测BMDCs和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β、IFN-γ、IL-6、IL-10、TNF-α、NO)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当硒的质量浓度在0.18~0.09 mg·L-1时,BMDCs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增强(P<0.05),并且BMDCs上的MHCⅡ、CD86和CD8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对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原递呈能力也显著增强(P<0.05)。此外,在BMDCs的上清中,IFN-γ、IL-12和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巨噬细胞的上清中,IFN-γ、TNF-α和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硒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究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不同改良剂对叶用莴苣吸收Cd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以叶用叶用莴苣为试验材料,种植在人工配制的Cd污染土壤上,采用温室盆栽土培的试验方法,用粉煤灰、草炭、鸡粪、硅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作为改良剂,观测改良剂对栽植于Cd污染土壤上叶用莴苣Cd吸收的影响,目的是探寻切实可行的改良剂及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改良剂对叶用莴苣生物量、可食用部分Cd质量分数的改良效果明显大于对应的单一改良剂;Cd污染土壤改良剂效果由大到小排序为:粉煤灰+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粉煤灰+鸡粪>钙镁磷肥>粉煤灰+草炭>硅肥>鸡粪>粉煤灰>草炭。不同改良剂对叶用莴苣生物量和Cd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而施加量对叶用莴苣生物量和Cd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改良剂种类和施加数量对土壤pH值均无显著影响。粉煤灰与过磷酸钙质量比值为5∶1时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4.
打孔塞入法治疗果树缺铁黄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经济、安全、高效地治疗果树因缺铁而引发的黄叶病,克服目前土壤和叶面施铁疗效差,树干注射复绿剂受季节限制、安全性差、操作复杂的缺陷,选用4类8种含Fe化合物(易溶性二价无机铁盐FeSO4.7H2O和FeCl2.4H2O,易溶性三价无机铁盐Fe2(SO4)3和FeCl3.6H2O,难溶性Fe2O3和FeC2O4,铁络合物Fe(NH4)2(SO4)2.6H2O和FeC6O7H6),在树干上打孔后将其塞入。结果表明,多种含铁化合物都能使果树缺铁黄化病在第6至第7天开始复绿,20d后使已经白化的叶片也能彻底恢复绿色,其中Fe(NH4)2(SO4)2.6H2O最为经济、安全、高效,FeSO4.7H2O次之。  相似文献   
135.
黑果枸杞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水溶性多糖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为最佳脱蛋白方法,过氧化氢法为最佳脱色方法,脱色条件为温度45℃,时间30min,pH 8~9,用量为每100mL粗糖液5mL H2O2。黑果枸杞经超声加热提取、醇沉、脱蛋白、脱色后得黑果枸杞粗多糖(crude Lycium rutheni-cum polysaccharides,CLRP)。CLRP经DEAE-Cellulose柱层析,用蒸馏水以及0.05、0.1、0.25、0.5mol/LNaHCO3洗脱液进行分段洗脱,分离得到LRP1、LRP2、LRP3、LRP4、LRP5五个多糖组分,多糖含量最高的LRP5经Sephadex G-100柱层析后得到LRGP5。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LRGP5为均一多糖,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7×105。  相似文献   
136.
1 喷天然芸苔素在大白菜苗期和莲座期,用天然芸苔素10000倍液各喷一次,可促进植株的根系发育,增强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加快植株生长、提高光合效率、明显减轻病毒病、软腐病的危害,并使菜叶嫩绿、口感好、增产30%左右。2 喷禾欣液肥自大白菜的莲座期开始,每隔10至15d(天)喷一次0.2%的禾欣液肥,共喷3次,能使植株长势健壮,增加叶绿素含量,强化光和效能,有效预防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软腐病的发生,且包紧实心、心叶鲜嫩,明显改善品质。一般增产25%至40%。3 喷ESD增糖剂在大白菜收…  相似文献   
137.
泡桐大袋蛾天敌及其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8.
飞播用花棒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花棒种子飞播后的位移问题,进行了大粒化的改进与胶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胶化处理较大粒化省工省力省费用。  相似文献   
139.
泡桐大袋蛾种群破产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1995年泡桐大袋蛾发生和防治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可分为蔓延期(1985~1990年)、高峰期(1991~1992年)和破产消亡期(1993~1995年).在发生蔓延期,大袋蛾年扩散速率平均为115%;在发生高峰期,全县受害,扩散速率接近0;在破产期,大袋蛾种群趋于灭亡.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效果较好,飞机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是控制大面积大袋蛾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袋蛾损叶量没有显著差异,幼虫前4龄平均损叶量为191.71cm2.不同虫口密度条件下饲养的幼虫,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有显著差异,其中密度为400头/百叶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为31d,200头/百叶为52d,100头/百叶为71d.该文提出了泡桐大袋蛾种群破产阈值的观点,并计算得到破产阈值指标TCr=355头/百叶,即当1~2龄幼虫虫口密度超过355头/百叶、扩散速率为0时,种群将自然、迅速地崩溃,这时的防治措施对大袋蛾种群消亡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0.
1997年在兰考服调查了泡桐林内同翅目、半翅目昆虫种类,其在林内的分布以及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动态。共采获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计27种,其中同翅目11种、半翅目16种。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数量差异极显著,而6种富集种的数量点调查捕获总数的99.56%,其中小绿叶暗数量占总数的88.8%。捕获的昆虫数量与诱虫器高度呈正相关,以黄色粘虫器为例,昆虫数量在黄板上与高度的关系为:y=104.14x^1.67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