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河池烟区具有代表性的826个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池烟区土壤pH值总体适宜,少部分土壤偏碱性;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为丰富;阳离子交换量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全磷、全钾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不同县份之间土壤肥力特征差异较为明显。针对河池烟区土壤肥力特征,烤烟种植应适当降低氮肥用量,补充磷肥和钾肥用量,并通过改进施肥方式,提高土壤磷素和钾素有效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 玉米弱小苗是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生长前期,即使中后期及时管理也难以弥补前期生长不良造成的减产。弱小苗很容易形成空杆、秃尖,对产量影响很大。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发生的原因1、种子质量差种子质量差是造成玉米弱小苗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烟草叶斑病新病原Stagonosporopsis vannaccii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等8种杀菌剂对广西贺州分离菌株GHZS80、GHZS21、GHFC63、GHFC54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选择毒力较高的4种杀菌剂开展田间试验,验证其实际防病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氟吡菌酰胺的毒力最高,对4株供试菌的平均EC50分别为0.017、0.099 mg/L,其次是咪鲜胺(0.349 mg/L)和苯醚甲环唑(0.978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55 g(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或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65 g喷施3次对该病的田间防效较高,末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71.11%、68.67%,显著高于其他田间施药处理。本研究结果可为防控由S. vannaccii引起的烟草叶斑病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凤山烟区气候特征与烤烟种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凤山县烤烟种植气候适应性,为凤山烟区烤烟种植季节安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凤山烟区温度、降雨、光照等关键气候指标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不同移栽期(气温稳定通过13、15、18℃的日期)情况下关键气候指标与优质烟生长需求的吻合情况.[结果]凤山烟区温度、光照、降雨等条件均能满足优质烟叶生长需求,尤其在气温稳定通过18℃时(4月上旬)进行移栽,各项气候资源条件与优质烟生长需求高度吻合,十分有利于优质烟叶生长和质量的形成.[结论]凤山县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气候条件,适宜的栽期安排应在4月上旬左右.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丹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6~2009年对广西南丹县六寨、月里、芒场、中堡、巴定、罗富、里湖等7个主要产烟乡镇进行土壤检测分析,探讨南丹烟区植烟土壤的主要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南丹烟区植烟土壤以偏酸性为主,部分土壤呈强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速效氮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速效磷和速效钾缺乏比例较大;交换性钙含量较丰富,交换性镁含量不足;有效锌含量较丰富,有效硼含量严重不足;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偏高;有效氯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但部分土壤有效氯含量偏低。因此,南丹烟区应注意植烟土壤酸碱度调节,采取“稳氮、增磷、提钾、适当补镁和硼”等施肥对策,以实现烤烟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格局、管理环境、种子企业、科研能力4个方面,概括辽宁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视角,探讨发展辽宁省种业的具体措施,为种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广西贺州烟区一种烟草真菌性叶斑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为病害的及时防控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从广西贺州烟区采集的具明显叶斑病症状的烟草叶片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结合多基因(ITS、LSU、TUB2、RPB2)序列联合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种类...  相似文献   
18.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广西烟区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毒素亚型,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烟区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利用毒素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对多种寄主植物的致病性进行毒素亚型测定。结果显示,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并首次鉴定、分析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的毒素蛋白亚型,其中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15个菌株中,14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0,1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7。结果表明,Cas0基因亚型较多,在靖西市同德乡首次发现烟草棒孢霉病菌中的Cas7毒素蛋白基因。本研究明确了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菌和病菌群体毒素亚型,可为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叶斑类病害是危害大田期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大多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害易暴发流行,对烟草的品质及产量造成重大影响。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广西‘K326’烟叶具有典型病斑的叶片上分离、纯化获得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致死温度处理以及10种常用化学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该叶斑病的典型病症为:初期烟叶产生灰白色小圆斑,病害加重圆斑逐渐扩散成不规则状,病斑中心形成穿孔,颜色为灰白色,边缘棕褐色,伴随褪绿的黄色晕圈。通过分离纯化获得2个菌株,分别命名为HZFC36和HZZS76。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可在叶片无伤条件下导致健康‘K326’烟叶部产生病斑。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LSUITSRPB2TUB2)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将引起广西烟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Epicoccum latusicollum。该病原菌在CM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6,最佳碳源、氮源为蔗糖和牛肉浸粉,全光照条件更利于病原菌的生长,致死温度为47℃,水浴10 min。室内药剂初步筛选结果显示,50%啶酰菌胺和25%吡唑醚菌酯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EC50值分别为4.752×10-2、4.989×10-2 mg/L。本研究结果为E. latusicollum引起烟草叶斑病的田间防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