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母猪的产仔数与配种时间存在着直接关系。为了进一步明晰配种时间对产仔数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从而使这种影响得到量化。  相似文献   
42.
在田间试验的基拙上,研究通过初花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喷施多效吐、生根粉和丰产剂2号降低了苦荞麦的株高、主茎节数和主茎分枝数,其中,以喷施多效吹的降幅为最大。喷施多效吐缩短了苦荞麦的生育期,促进了苦荞麦的早熟。喷施生长调节剂后,增加了苦荞麦的千拉重,但对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方面表现不一,其中,喷施丰产剂2号获得了较高的单株生产力、千粒重和产量,比对照增产10.08%。苦荞麦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降低株高,从而有效增强抗倒性,减少倒伏的风险;喷施生根粉和丰产剂2号能同时增加千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43.
44.
随着人们对稻米需求量日益增加,水稻(特别是优质稻米)产出需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但水资源紧缺及水稻生产中过量氮肥投入致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等因素均阻碍水稻生产。因此,水稻生产当前面临的矛盾是如何在减少资源(水分和氮素)投入条件下产出更多优质稻米,节水省氮栽培模式下获得高产优质稻米是未来水稻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笔者回顾水分管理制度(节水栽培模式、灌溉模式及土壤含水量)、氮肥管理制度(施氮量和施氮方法)及水氮协同管理对灌区水稻产量、品质和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阐明水氮互作对优质高产高效水稻的生理生态调控机制,提出灌区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实现过程中潜在的关注点及相应的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45.
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生态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了给中筋小麦——皖麦44优化栽培提供参考,以此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以及氮肥应用对其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籽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素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粉质评价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氮肥全部基施和返青追肥产量和品质指标都较低;在拔节期施肥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并促进品质改善;在抽穗期施肥能改善粉质性状。皖麦44在淮北地区中等肥力地块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25kg/hm^2,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施拔节肥效果更佳。播期和密度对皖麦44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对品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江淮地区是我国水稻和小麦重要的生产基地,明确该地区不同产量水平之间的差异特征及形成机制,探索区域粮食生产的限制因子,可为缩减江淮地区周年产量差的技术途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以稻–麦周年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不同产量水平田块之间的产量差与气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水稻、小麦及周年农户水平与试验水平和高产纪录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分别为3315.9、1537.5、4645.6 kg hm–2和7498.6、3977.9、9840.9 kg hm^–2。水稻、小麦及周年农户水平较试验水平还有46.2%、29.7%和37.3%的增产潜力,较高产纪录还有104.5%、77.0%和79.0%的增产潜力。每穗粒数是造成水稻产量差的主要因子,穗数和每穗粒数是造成小麦产量差的主要因子。与农户水平相比,水稻试验水平和高产纪录的穗粒数分别增加30.4%和116.1%;小麦试验水平和高产纪录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平均分别增加40.9%、70.0%和21.8%、19.6%。缩小产量差水稻主要依赖于增加每穗粒数,小麦靠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协同提高。生育期累积辐射和积温较低是导致水稻产量差异的主要气候因素,而生育期降雨过多是导致小麦产量差异的主要气候因素。根据研究提出了“强稻稳麦”是提升江淮地区周年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吨粮田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夏玉米两熟制是我省淮北地区重要的种植制度,但全年产量一直偏低。1989年承担了安徽省科委下达的“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亩产吨粮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重点课题,经3年试验研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试验示范区的11713.7亩,平均亩产达1029.4公斤。吨粮田在实现高产之后,其效益如何?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经济效益是用成本和产值来衡量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不同系统间效率和不同措施的效果。能量  相似文献   
49.
江淮区域稻麦两熟制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种植模式自然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尚不明确,限制了该区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江淮区域不同地区多年多点水稻-小麦种植模式高产试验数据分析,明确两熟制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08-2017年小麦季和周年辐射均呈降低趋势,水稻季沿淮和江淮地区呈增加趋势,沿江地区呈降低趋势;小麦季积温呈增加趋势、水稻季大部分呈降低趋势,周年沿淮地区呈增加趋势,江淮和沿江地区呈降低趋势;降雨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总体呈增加趋势。江淮地区周年辐射量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小麦季、水稻季辐射分配率粳稻-小麦模式分别为53.1%、51.9%,籼稻-小麦模式分别为55.0%、49.8%。江淮地区从北向南累积积温和降雨量逐渐增加,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小麦季、水稻季积温分配率粳稻-小麦模式为38.5%、67.3%,籼稻-小麦模式为40.7%、65.1%;小麦季、水稻季降雨分配率在2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沿淮地区为32.8%、70.5%,江淮地区为40.8%、64.7%,沿江地区为46.2%、57.2%。当前生产模式下,江淮区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以水稻产量所占比重最高,平均为57.0%。小麦季积温生产效率沿淮地区显著高于江淮地区和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较小;水稻季积温生产效率不同地区不同模式间差异较小;周年积温生产效率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且沿淮地区 > 江淮地区 > 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不显著。区域间作物光能生产效率差异较小,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地区降雨生产效率变异较大,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均以沿淮地区大于江淮地区,显著高于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应以合理配置季节间辐射为主,兼顾降雨和积温。不同地区应结合气候资源配置特点,通过合理的播栽期、周年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搭配等栽培措施将部分光热资源调配给水稻,实现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双提升。  相似文献   
50.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的固碳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淮北32 a的定位试验为平台,运用土壤等质量方法对土壤耕层的固碳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不施肥和单施化肥,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均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有显著作用,但以高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效果最明显。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以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效果显著,而长期单施化肥降低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明化肥长期施用下土壤肥力下降。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有机肥化肥配施的最高,其次为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不施肥最低。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且有机肥和化学氮肥分别以高于N262.5 kg hm-2 a-1配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