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前段时间有关四川广元旺苍柑桔有蛆的传言在网上大量传播,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所谓的“蛆柑”就是被实蝇类为害的柑桔果实。这种果实表面常有黑色或暗褐色的产卵孔,有的产卵孔周围还会形成乳状突起,消费者很容易识别。被初龄幼虫群集为害舌的柑桔果实,瓤囊壁破裂,干瘪失水,内有幼虫8~12头,全果瓤囊受害,沙瓤被幼虫食空,  相似文献   
42.
前段时间有关四川广元旺苍柑桔有蛆的传言在网上大量传播,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所谓的“蛆柑”就是被实蝇类为害的柑桔果实。这种果实表面常有黑色或暗褐色的产卵孔,有的产卵孔周围还会形成乳状突起,消费者很容易识别。被初龄幼虫群集为害舌的柑桔果实,瓤囊壁破裂,干瘪失水,内有幼虫8~12头,全果瓤囊受害,沙瓤被幼虫食空,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高温对尼氏钝绥螨生存繁殖的影响,分别将其雌成螨、卵置于35℃、40℃和43℃下处理不同时间。结果表明,35℃对尼氏钝绥螨的生存和繁殖没有影响;40℃高温下处理时间越长,雌成螨的生存率和卵的孵化率越低;43℃是尼氏钝绥螨的极限高温,此温度下不能正常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44.
以脐橙为材料,用4%赤霉酸乳油和85%赤霉酸结晶粉不同浓度处理幼果,研究其对着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乳油与结晶粉一样,可显著提高前期着果率,使果实增大、增重,且对果实品质无影响,但使用更方便、可靠。推荐剂量为30~40mg/kg。  相似文献   
45.
3种常用微乳剂2%阿维菌素微乳剂、15%哒螨灵微乳剂和10%甲氰菊酯微乳剂对桔全爪螨进行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3种常用微乳剂对桔全爪螨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药效比较稳定,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6.
从陕西汉中柑桔园采集受害温州蜜柑茎干材料,受害症状为茎干截面发生扇形褐变,枝条干枯,叶片大量脱落,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在温州蜜柑褐变茎干上分离纯化得到两株真菌,分别编号HZ1、HZ2.经致病性测定发现,两株真菌皆有致病性,但致病程度不同,HZ2孢子悬浮液处理的枝条发病较严重.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HZ2...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测定了温度对柑橘大实蝇的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死亡率增加,45℃处理2h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处理1h;老熟幼虫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死亡率增加,0℃时有个别幼虫存活,可部分化蛹,低于0℃时幼虫死亡率都为100%,不能够化蛹和羽化;其他处理温度对化蛹和羽化的影响不大,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目的]明确啶虫脒对柑橘粉虱的防治效果。[方法]对5%啶虫脒乳油进行了田间防治柑橘粉虱的药效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各处理对柑橘粉虱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2000倍(25mg/kg)和3000倍(16.67mg/kg)防治效果较优,可以在生产上应用。防治最好在第1代1~2龄若虫孵化高峰期进行,重点在于喷施新梢嫩叶的叶背。[结论]研究结果为柑橘粉虱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
 对24种药剂进行柑桔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噻霉酮、溴菌腈和农用链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好。选择噻霉酮、溴菌腈、农用链霉素、菌立清、松脂酸铜、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10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春雷霉素400倍液(防效7863%)、噻霉酮900倍液(防效7701%)、琥胶肥酸铜600倍液(防效7346%)、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效7277%)对柑桔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推荐生产上使用生物制剂春雷霉素及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50.
为了明确柑桔园链格孢菌Mp3(Alternariasp.)毒素的作用机制,在试验条件下提取菌株Mp3的粗毒素进行致敏性反应和显色反应,并测定粗毒素处理的卡里佐枳橙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果发现,链格孢菌Mp3的毒素为酮类物质,与已经报道的A.citri产生的ACT毒素相似。Mp3的毒素处理后,卡里佐枳橙叶片的MDA含量升高,POD、APX活性最终下降,说明Mp3的毒素能够抑制卡里佐枳橙叶片的保护性酶系统,细胞内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活性氧大量积累,使质膜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MDA,而且MDA含量随着Mp3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证明Mp3毒素的作用位点为质膜,这与ACT毒素的作用位点一致。此研究为柑桔园中链格孢菌的鉴定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