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生态条件和制种期对棉花杂交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棉研15的父母本为材料,于2002-2003年对山东3个生态区不同制种期所产杂交种的品质进行了研究。两年平均结果表明,同一生态区的健子率、发芽率、脂肪和蛋白质的绝对含量随结铃时间的推迟而降低。鲁西南生态区的健子率、发芽率、脂肪和蛋白质的绝对含量均高于鲁西北,鲁西北高于鲁北。生态区和制种时间对杂交种品质的互作效应显著。健子率与发芽率极显著正相关,未见脂肪和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与发芽率的相关关系,但脂肪和蛋白质的绝对含量与发芽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脂肪和蛋白质百分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提高杂交种的品质考虑,山东杂交制种基地应该南移,并适当提前制种截止日。  相似文献   
22.
秸秆腐熟前后氮磷钾养分状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腐熟前后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不仅损失了大量氮素 ,而且部分无机氮、磷也转变成有机氮、磷。同时 ,将腐熟前后秸秆水解液调至等氮、磷、钾后砂培玉米幼苗的试验结果表明 ,腐熟秸秆水解液培养的幼苗 ,其生长状况好于未腐熟秸秆 ,这可能与腐熟秸秆水解液中产生较多的氨基酸、氨基醣态氮及有机酸有关。  相似文献   
23.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在山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为了探明棉花简化栽培的效应和技术,于1999年进行了棉花简化栽培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栽培不影响生育进程,但通过增强棉花的长势和铃数,可使皮棉单产不减;同时通过减少整枝、中耕等管理环节的用工,使植棉的纯收入显著提高。在试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适合鲁西北棉区纯作棉花的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棉花不同熟性品种栽培技术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1999年对中早熟春棉和短季棉品种在一熟条件下的不同播期和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晚播有利于一播全苗,并能调节结铃盛期与山东棉区的最佳结铃期自然重叠,伏桃增多;密植矮化可使单位面积的总铃数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皮棉单产。据此认为棉花晚播密植栽培是山东棉区棉花增产的又一种栽培新途径。  相似文献   
25.
利用盆栽结合大田试验研究了内蒙古西部地区中碱低盐土、高碱低盐土和低碱高盐土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中碱低盐土,播种在高碱低盐土和低碱高盐土棉种发芽率显著降低,棉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株高和干物质质量也显著降低。低碱高盐土栽培棉苗的N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盐碱土栽培的棉苗,而K+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盐碱土栽培的棉苗,严重抑制棉苗的生长;高碱低盐土的高pH促进棉苗Na+向叶片转运并抑制K+吸收和转运,进而抑制了棉苗生长,但这种抑制作用随棉苗长大而减弱,叶片中K+/Na+比与中碱低盐土相当;中碱低盐土最适合棉花生长。在中碱低盐土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4个棉花品种苗期生长发育正常并以当地主栽品种天元1号生长发育最快。  相似文献   
26.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5个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棉株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保留营养枝对棉株平均衣分、棉田病虫害发生等无明显影响,但导致果枝结铃减少、果枝铃重和全株平均铃重降低、经济系数下降等负面效应,保留营养枝越多,负面效应越大。与此同时,保留营养枝也带来了群体总铃数增多、总生物产量提高、贡献部分经济产量以及节省用工等正面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保留营养枝比常规整枝处理的对照增产3%~20%,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分析认为,在配套措施的保证下,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喷水杀雄和标记去杂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简便可靠的棉花去雄新方法,研究了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用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以转基因抗虫棉或抗草甘膦棉花为父本,与非抗虫棉或非抗草甘膦棉花配置组合,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母本棉花喷水杀雄,以人工剥花去雄为对照,分别人工授粉杂交,杂交种子收获后鉴定纯度,并在来年田间种植,苗期通过转基因标记去杂,收获后统计皮棉产量。结果表明,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喷水杀雄的杂种纯度分别为94.8%和92.2%,较人工去雄分别低4.4和6.6个百分点,喷水没有达到完全彻底的杀雄效果,但大田条件下喷水杀雄比人工剥花去雄快了约1倍。人工剥花去雄的最佳时间为开花头天下午,而喷水杀雄以开花当日8~10时的效果最好。喷水杀雄生产的种子种植田间,利用转基因标记于苗期去杂,F1的最终皮棉产量与人工去雄处理的无显著差异。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可应用于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28.
不同肥力滨海盐土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高肥力非盐土和高、低肥力滨海盐土盆栽棉花,研究了盐渍土肥力和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力盐土种植的棉花,在出苗速率、株高增长、叶面积扩展、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高肥力非盐土(对照)的棉花,其中干物质积累和子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1.7%和20.7%;而低肥力盐土比高肥力盐土种植棉花的干物重和子棉产量则分别降低20.6%和11.8%,说明低肥力盐碱地棉花光合和产量的降低是养分缺乏和盐分胁迫的共同作用.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不断培肥地力是提高滨海盐渍土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9.
对棉花不同熟性品种苗期植株及根、茎、叶中氮养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熟性品种苗期植株从土壤吸收的氮养分不同,生育期越长吸收的氮量越多.不同熟性的品种存在相同的趋势叶N>茎N>根N.5叶期~现蕾期,各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氮养分的转移率并不与养分的含量成比例.  相似文献   
30.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3.00株/m2)产量最高,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居中,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还是最低;整枝条件下4.5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比3.00株/m2分别增产4.93%和5.51%,而留叶枝条件下3.00株/m2的籽棉产量比4.50株/m2高4.03%。低密度(3.00株/m2)下留叶枝的铃数多于去叶枝的铃数,但随密度增加(4.50株/m2及以上),留叶枝的铃数显著少于去叶枝的铃数;留叶枝和增加密度都会降低铃重。密度与整枝对棉柴比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都可显著影响生物产量。密度与整枝对棉花早熟性也有互作效应,去叶枝的早熟性好于留叶枝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早熟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