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4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710篇
农学   451篇
基础科学   347篇
  332篇
综合类   2870篇
农作物   343篇
水产渔业   545篇
畜牧兽医   1739篇
园艺   530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保护并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农村土地改革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包括科学规划、加强土地整治、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转变观念、改革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72.
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土壤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存在孔隙边界模糊现象,影响土壤孔隙结构研究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该研究提出基于序列信息的生成式对抗网络(Sequence informa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eqGAN),实现土壤CT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针对土壤CT序列图像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特点,SeqGAN法引入序列卷积块挖掘前后图像的序列信息,并将多重特征增强融合于目标图像中;利用多层残差块提取图像特征,构建残差块输入和输出的直接连接,以减少模型退化;利用对抗网络实现损失间接反馈,提高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在序列相似性较高的土壤图像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性能。结果表明,SeqGAN法均方误差比次优方法GAN降低25%,峰值信噪比提升1.4 dB,结构相似性提升0.2%。重建的土壤图像具有较高准确率和清晰度,可为后续土壤物理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3.
采煤塌陷区裂隙优先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煤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特征可为矿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支撑。选择神府-东胜煤田石圪台煤矿采煤塌陷区2个裂缝宽度、条数不同的试验点,依据染色示踪试验,利用Photoshop CS 6.0和ArcGIS 10.2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采煤塌陷区土壤裂缝优先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表裂缝条件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呈增加趋势,饱和导水率呈减小态势;2)水平剖面上,土壤染色面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染色区域位置具有一定的连续性;3)垂直剖面上,土壤染色面积随深度整体上呈S形趋势减小;4)试验点1在地面以下8~54 cm区间染色路径较多,试验点2在地面以下12~28 cm区间染色路径较多。以上结果说明采煤塌陷区裂缝的宽度、条数等对土壤优先流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4.
将重庆市永川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相应为四、五、五、六、七等,表明全区耕地土壤地力水平在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明晰了全区耕地生产潜能,为完善种植业区域划分,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通过土样检测汇总分析,查明自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永川区耕地土壤呈现酸化现象较重,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三级中等偏下的较低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下降、且处于三至四级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速效钾含量处于极度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175.
中子仪测定砂性土壤水分的标定与测试参数的界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尔沁沙地6个砂性土壤试验点为研究对象,实施中子水分仪测试土壤水分的标定试验,采用点聚图筛选和三点平滑处理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选用线性标定和非线性标定2种形式,系统分析中子仪计数时间、中子管安装稳定时间以及降雨、灌水等提高土壤含水率的方法对标定结果的影响,以界定中子仪的测试参数,经模拟与验证,确定砂性土壤的中子仪标定方程。结果表明:砂性土壤0-30cm表土采用二项式标定效果相对较好;砂土土质对中子仪读数影响较小,两种不同含水率的土壤可以统一标定;中子管安装稳定时间至少需7d,尤以经历一、两场较大降雨后进行标定其试验误差较小;标定和测量实施过程中,中子仪计数时间宜选用64s,再适当加大计数时间也能得到较好结果;在较大降雨和干旱两种状态下,选用64s中子仪计数时间进行测量,可得到砂性土壤测量水分范围为1.01%~29.92%且精度较高的标定方程。验证结果表明,中子仪测量结果能反映实际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状况,标定方程精度可满足实际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6.
为定量研究水动力对土壤分离速率的影响,采用变坡实验水槽方法,在特定水动力条件下,分析黄土高原七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离速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分离速率差异显著,测定期内平均值为谷子土豆玉米大豆荒坡草地林地;(2)除林地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离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变化幅度为玉米谷子大豆荒坡土豆草地林地;(3)农地土壤分离速率的季节变化主要由农事活动导致,播种、除草、收获等农事活动可使土壤分离速率提高2~6倍;(4)土壤表层粘结力对各类土地利用土壤分离速率的季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土壤侵蚀过程和建立侵蚀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7.
木糖还原酶是木糖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催化木糖合成木糖醇。以实验室筛选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为基础,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成功构建了含有木糖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xyl,为进一步研究真核表达木糖还原酶和木糖醇的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8.
为探究化感物质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阿魏酸分别处理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利用单因素方差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化感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阿魏酸显著抑制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的萌发,对2种杜鹃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均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化感效应的最强浓度为1 000 μg/mL.  相似文献   
179.
为探明遮阴对珠子参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对盆栽珠子参分别采取全光照、30%遮阴和50%遮阴3种处理。在珠子参生长90天后,考察各处理下珠子参植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30%遮阴处理下珠子参株高、主茎粗、果实数、根茎直径、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增加,地下根茎节间长度和叶MDA含量减小。遮阴处理后珠子参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低于全光照处理,胞间CO2浓度(Ci)则高于全光照处理。遮阴有效地缓解了珠子参的“午休”并降低了光抑制,其中,30%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为珠子参的生长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0.
双吸三元扭曲叶片离心泵具有叶片形状复杂与多流道等特征,其三维造型涉及问题较多,在泵的三维造型中具有普遍性.为此,以GAMBIT软件为设计平台,结合一个具体的双吸离心泵的造型实例,介绍了双吸离心泵扭曲叶片叶轮和螺旋形蜗壳等部件三维造型的方法,并给出了创建实体模型的详细步骤及三维模型图;此外,还简要说明了在Gambit软件中建模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