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桑枝秆、木薯秆和甘蔗渣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广西桑蚕、木薯和糖料蔗产业秸秆废弃物资源实现水稻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设添加桑枝秆生物炭1.5%、3.0%和4.5%;添加木薯秆生物炭1.5%、3.0%和4.5%;添加甘蔗渣生物炭1.5%、3.0%和4.5%共9个秸秆生物炭处理,于水稻主要生育期内调查水稻生长状况,收获后进行考种测产,并分析土壤pH及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桑枝秆和甘蔗渣生物炭提高了分蘖中期和齐穗期的水稻株高,也显著提高了成熟期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P<0.05,下同).施用生物炭可增加水稻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木薯秆生物炭3.0%和4.5%处理除外),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P>0.05).除木薯秆生物炭4.5%和甘蔗渣生物炭1.5%处理外,其他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桑枝秆、木薯秆和甘蔗渣3种生物炭均在添加量为3.0%时增产幅度最大,分别比对照增产38.05%、28.24%和32.73%,以桑枝秆生物炭3.0%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施用生物炭整体上可提高土壤的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各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甘蔗渣生物炭1.5%和3.0%处理除外)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以甘蔗渣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效果最佳,桑枝秆生物炭对土壤pH的提高幅度最大.[结论]施用3种生物炭均有效提高了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其中木薯秆生物炭对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作用较佳,桑枝秆生物炭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22.
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有机农业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起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有机农业的标准、有机食品的认证、标签、政府支持政策对发展我国有机农业具有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3.
几种甘蔗品种残体量及其养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主栽甘蔗品种通过桶栽法研究甘蔗叶、根茬、蔗头、尾梢等残体的量,探讨这些残体与甘蔗茎产量的比例关系以及这些残体所含有的NPK养分.结果表明,甘蔗品种之间其全部残体的量是因品种而异,甘蔗全部残体干重与蔗茎产量鲜重之比为0.167~0.294;甘蔗叶在全部残体中占71.36%,是甘蔗鲜重产量的11.9%~20.7%,叶干重所占单株全部残体的比例最大,根次之,达18.29%,第三为蔗头,占6.37%,而尾梢最低,仅为4.02%;甘蔗收获时干叶、青叶、尾梢、蔗根、蔗头的含N平均值分别为5.92、6.16、7.29、3.87、3.16 g/kg,而磷(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5、1.01、2.27、0.59、0.66 g/kg,钾(K)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4、9.11、21.97、5.71、4.92 g/kg;充分利用好这些残体,有助于提高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4.
“2008—2009亚洲国家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探讨了全球、特别是亚洲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会议认为: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技术落后,投入减少,缺乏科学的管理;病虫害增加,单一化严重,品种没有重大突破;蔗农积极性下降,受其他作物的竞争、挤压,甘蔗种植业边缘化等是造成全球蔗糖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应对措施有:坚持技术创新和全面进步;综合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包括甘蔗优良品种选育、应用健康种苗快繁、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糖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从宏观上讲管理层面显得尤为重要,包括统筹规划、科学管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重视自主创新,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建立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等。中国糖业只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广西农业科学院举办以东盟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及意义,并指出在举办国际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单位各自为政、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培训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树立“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观念;培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效果;选择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做好教材编辑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授课方式;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培训的后续工作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6.
桂西地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桂西地区水稻主产区稻田50个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重金属镉、铅、砷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桂西地区稻田土壤中总镉、总铅、总砷的含量分别为0.941、26.46和10.16 mg/kg.土壤样品中的镉、砷含量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值分别占总样品54.0%和2.0%,稻田土壤中的镉为高生态风险.[结论]桂西地区稻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镉的污染.  相似文献   
27.
南宁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通过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33 mg/kg、Hg 0.15 mg/kg、As 27.7 mg/kg、Pb 46.7 mg/kg、Cr 133 mg/kg。部分蔬菜基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其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为1.10。全市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91。  相似文献   
28.
采集老挝南、北部主要旱作区土壤0~20cm层样品57个,分析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锌含量,评价旱作区表层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探讨区域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老挝主要旱作区表层土壤偏酸,总体肥力水平良好,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偏低。老挝南、北部旱作区表层土壤不同养分含量有差异。建议在土壤偏酸的旱地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钙、镁供应量,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同时注意氮磷钾肥的施肥比例,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29.
通过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主要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际合作的重点指标数据为基本依据,从国际合作项目、引智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平台、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情况进行实证论证,从而得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指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对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正向驱动作用。在“十四五”新时期,面对疫情和世界格局重大变化,广西农业科学院应从顶层设计、定位细分、资源开拓、机制创新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聚力,以求通过国际合作新突破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30.
通过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各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依次为叶菜类(1932 1mg·kg-1)>根菜类(944 1mg·kg-1)>葱蒜类(488 6mg·kg-1)>瓜菜类(183 6mg·kg-1)>茄果类(157 6mg·kg-1)>豆菜类(147 0mg·kg-1)>水生菜类(62 0mg·kg-1)。部分蔬菜受不同程度硝酸盐污染,以叶菜类污染最重(除韭菜),其次是根菜类和葱蒜类,污染指数在1 04~6 60,多数在2 0以上,其它各类蔬菜的污染指数均<1,未受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