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52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99篇 |
农学 | 350篇 |
基础科学 | 325篇 |
274篇 | |
综合类 | 2277篇 |
农作物 | 267篇 |
水产渔业 | 184篇 |
畜牧兽医 | 1602篇 |
园艺 | 426篇 |
植物保护 | 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73篇 |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208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315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271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257篇 |
2006年 | 212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281篇 |
2000年 | 232篇 |
1999年 | 183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994.
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995.
通过问卷调查来考察云南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及成因,并立足于宗教本身的特性探讨了云南高校大学生宗教工作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北京地区高产麦田内CO2浓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 CO_2浓度是决定作物光合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Wittwer(1973)认为,几乎所有的经济作物,在提高环境 CO_2浓度时,都能增加产量。他还认为,改善环境 CO_2浓度对增产的效益比改善其它任何环境因素都表现得更为显著。我国农民历来重视农田通风,而通风的实质性内容之一,就是为了提供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 CO_2。可见,观测并分析农田 CO_2浓度状况和了解农田 CO_2供应问题,是研究提高作物光合生产力的重要课题之一。农田 CO_2浓度的变化,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对农田 CO_2浓度变化的了解一直进展缓慢。50年代,由于红外技术的发展,CO_2浓度观测技术得到了初步 相似文献
997.
茶叶生产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茶区劳力日趋紧张,不论从现实看,还是从长远着眼,推行机械化采茶,将给我省茶业生产带来一场革命。茶叶生产的下一步突破,关键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就这个意义来说,抓住了推广使用采茶机,必然带动了推广茶树良种,和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整个茶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要在我省实现机械化采茶,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努力,决不能等待观望贻误时机。要加速进行试验示范,为大面积推广使用采茶机做好思想、技术、设备等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98.
999.
以鸭源鸡杆菌临床分离株G7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5′-甲硫腺苷/S-腺苷高半胱氨酸核苷酶基因(pfs)的全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G7的pfs基因全长693 bp,与其他3个参考鸭源鸡杆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3%以上.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优化干热河谷鲜食大豆滴灌模式,以鲜食大豆(G100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覆膜充分滴灌(T1)、膜下充分滴灌(T2)和膜下控墒滴灌(T3)3种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及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与T2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鲜食大豆荚果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T3处理显著增加鲜食大豆荚果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2)不同灌溉处理对鲜食大豆各部分生物量异速生长指数产生影响,与T2相比,T1处理荚果-根、荚果-茎、荚果-叶异速生长指数均增大,荚果生物量增长程度大于营养器官生物量增长量;T3处理叶-茎、叶-根、茎-根异速生长指数接近1,改变了根、茎和叶生长轨迹,促进鲜食大豆营养器官间生物量均衡分配。(3)不同灌溉处理对鲜食大豆产量产生影响,与T2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鲜食大豆豆荚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T3处理豆荚产量变化不明显,但灌溉水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这表明T3处理通过增加生物量,平衡营养器官间生物量分配,增加了荚果生物量分配,进而提高荚果产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