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7篇
  25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某款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配套车型在行驶3770公里时,齿轮发生了断裂。为查清断裂原因,采用光谱仪、光学显微镜、硬度计等手段对其进行了检测,并建立模型使用CAE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发现该齿轮断裂是由于设计强度较低,经CAE分析受力薄弱环节和断裂零部件位置相吻合。通过增加该款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齿轮薄弱环节的直径,提高齿轮强度,解决了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32.
133.
山羊异地引进,由于环境、饲养方式等发生了改变,引进场未进行任何疫苗注射,极易引发各种疾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将引起混合感染及其它并发症,造成大量死亡,给山羊引进及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4.
采用放置CIDR结合注射PMSG方法对90只受体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处理的山羊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2.22%;有效发情率为76.67%;移植受体69只,妊娠率为62.32%,产羔55只。  相似文献   
135.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重和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2)杂交F1代山羊绝对增重均先略升高后减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在出生后至1月龄和6月龄降至最低值,在12月龄达到增重最高值。(3)杂交F1代山羊相对增重在出生后至1月龄最大,母羊则在出生后至3月龄最大,之后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10月龄降至最低。综上,杂交F1代在出生后1~3月龄和6~8月龄增重速度较快。体尺指标在1~3月龄和6~8月龄增速较快。在此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从而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36.
为了分析酉州乌羊皮肤黑色素含量和结构,试验随机选择均匀度一致的6月龄酉州乌羊11只和板角山羊3只,采用酶解提取法测定皮肤黑色素含量,并通过红外光谱法对黑色素及其氧化降解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酉州乌羊皮肤中黑色素含量为(0.218 5±0.007 5)%,板角山羊皮肤中黑色素含量为(0.023 7±0.001 2)%,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酉州乌羊皮肤中的黑色素具有天然黑色素的典型红外特征并且结构中存在苯环、烷基、羧基、羟基及氨基等官能团,初步判定为具有吲哚结构的真黑色素。  相似文献   
137.
本文系统介绍了油脂后喷涂技术,分析了其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影响油脂喷涂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8.
为及时保护黄陵庙古建筑免受白蚁危害,2016年6月~8月,相关单位开展了黄陵庙白蚁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区治理、长期维护"的综合治理策略,加以"乳剂药物处理、喷粉处理、药物灌浆、药物屏障、诱杀灭治、灯光诱杀、设置监控装置、木材保护剂"等具体技术措施,达到了基本控制当前为害白蚁的灭治效果,在5年质保期内,将持续进行跟踪治理,力争白蚁危害率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139.
恒达 A 是以 D62B为母本、IR58025B为父本的杂交后代 F2选株与龙特甫 B进行复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珍汕97A 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25)。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配合力好。本文介绍了不育系恒达 A 的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配制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0.
旨在探讨山羊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及其部分家族基因与山羊皮肤黑色素沉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qRT-PCR检测HOTAIRHOXD10、HOXC11、HOXC12基因在健康成年雌性酉州乌羊((19.16±1.44)kg)、板角山羊((23.27±3.24)kg)皮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其在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分化过程中(培养1、3、5和7 d)的表达模式,并分析HOTAIR与其他3个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皮肤组织中,酉州乌羊HOTAIRHOXC12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板角山羊(P<0.01),酉州乌羊HOXD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板角山羊(P<0.05);HOTAIRHOXC12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HOXD10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在B16-F10细胞增殖阶段,HOTAIR在各阶段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1、HOXC12和HOXD10呈"高-低-高"的表达模式,且均在培养1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5 d(P<0.01);HOTAIRHOXC11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HOTAIR表达持续上升,HOXD10表达持续下降,HOXC11在各阶段的相对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2在培养1和5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7 d(P<0.01);HOTAIRHOXD10表达极显著负相关(P<0.01)。HOTAIR在乌皮山羊皮肤中高表达,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HOTAIRHOXD10存在负向调控作用。HOTAIRHOXD10互作可能调控山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化与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