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1.
为解决遥感技术在监测耕层土壤有机质方面的应用问题,利用表层土壤光谱对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估测。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表层、耕层各76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表层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去噪、剔除异常样本等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光谱反射率进行一阶微分等10种数学变换,在对数倒数一阶微分和对数一阶微分变换后的反射率数据中选取43个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通过主成分分析以累计贡献率大于90%的标准选取5个主成分作为反演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间接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耕层土壤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决定系数R~2达到0.839,显著性P0.01,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BPN估测模型的精度最优,决定系数R~2为0.845,平均相对误差为7.642%,RMSE分别为1.622g·kg~(-1)。研究表明,利用表层土壤光谱信息间接估测耕层有机质含量是可行有效的,为耕层土壤有机质的估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共生的视角出发,运用Eviews8.0通过广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法,考察N市2000—2016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政府工业水治理投资额、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以及工业总产值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得出N市水环境与政府、企业、公众之间存在共生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树木文化历史悠久,大量富含文化寓意的树种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大众对不同文化树种及其认知情况却缺乏关注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共发放1 085份问卷,分析江苏省民众对20种文化树种的认知情况,并以银杏为例,阐述种类资源、应用形式及文化意蕴对树木文化认知度提升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0种文化树种中,江苏省认知度最高的前10种树种依次为松柏、银杏、竹、梅花、桂花、桃花、槐树、柳树、白玉兰、梧桐。男性的文化树种认知度均值略低于女性,60岁的文化树种认知度最高,18岁的认知度最低,各学历层次人群对文化树种的认知较接近。因此,应加强树木文化宣传,促进树木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并对文化树种在城乡园林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太湖西北部湖区1年的观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系统分析微囊藻毒素,发现夏季太湖中藻毒素浓度较冬季高,污染水平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且MC-LR含量大于MC-RR,其它3类浓度更低。太湖北部湖区及西部湖区主要受藻密度、总磷、总氮因素影响,叶绿素a、DO、透明度等为次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光学卫星遥感只能获取表层土壤光谱信息而不能用于直接估测耕层土壤含水量的局限性,建立基于表层土壤高光谱的耕层土壤含水量间接估测模型。以山东省济阳县85个潮土样本的含水量及高光谱数据为基础,根据表层与耕层土壤含水量的内在关系,建立耕层土壤含水量间接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对数变换效果较好,以1339、1457、1745、1969、1996 nm波段的对数变换值为估测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表层含水量估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0.8911,平均相对误差为13.67%;土壤耕层与表层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2=0.8131;耕层土壤含水量间接光谱估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0.8138,平均相对误差为9.66%。研究表明,山东省济阳县潮土表层、耕层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利用表层土壤光谱间接估测耕层土壤含水量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依据烟草行业标准YC/T 405.2-2011,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通过建立残留量数学模型,分析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估,计算各拟除虫菊酯农药在最大残留限量水平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烟草中氟氯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测量结果分别为0.513、0.483、1.076、1.076、0.873、0.923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6、0.04、0.11、0.12、0.09、0.07 mg/kg(k=2);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回收率、标准曲线拟合和标准溶液配制,样品制备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对于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的农药,标准溶液配制对其合成不确定度贡献程度较大.该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对于MRL值附近的残留量超标判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该方法也可为烟草中其他农药残留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直播油菜种子出苗率及壮苗率,以华油杂50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筛选与田间种植试验,以评估木醋液引发(wood vinegar priming,PV)和稻秆生物炭(rice straw biochar,BC)丸粒化对油菜萌发出苗、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木醋液引发设7个处理(m/V):0(纯蒸馏水,HP)、1∶200(PV200)、1∶400(PV400)、1∶600(PV600)、1∶800(PV800)、1∶1 000(PV1000)和1∶1 200(PV1200),稻秆生物炭设5个处理(m/m):20%(BC20)、30%(BC30)、40%(BC40)、50%(BC50)和60%(BC60)。结果显示:稀释1 000倍的木醋液(PV1000)引发和30% BC的种衣剂丸粒化是促进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比。PV1000引发和PV1000引发+30%生物炭丸粒化(PV1000+BC30)处理显著提高油菜的出苗率,分别提高20.2%和22.1%;PV、BC、PV+BC处理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3.7%、21.6%、35.3%;油菜产量分别提高达14.4%、13.6%、17.0%;同时,PV+BC处理显著提高了油酸含量,降低了硫苷含量。因此,PV和PV+BC是有效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决定了亟待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为此,文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厘清了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