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篇 |
农学 | 16篇 |
基础科学 | 28篇 |
12篇 | |
综合类 | 140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121篇 |
园艺 | 9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皖北金银花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皖北金银花茶中绿原酸,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含量为5.6%。标准化生产后绿原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2.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保护野生动物。为深入研究林麝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基于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林麝肺成纤维细胞FMD-C1线粒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特征注释、结构预测、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显示,FMD-C1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351 bp,共有13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 coding gene, PCG),22个tRNA,2个rRNA和两段非编码区,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将序列上传至GenBank,登录号为MW879208。与NCBI上林麝的其余序列比对,FMD-C1的4个PCGs中检测出5个单氨基酸突变和3个插入氨基酸;D-loop区检测出19个差异碱基和2个碱基缺失。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与林麝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安徽麝。研究结果可为林麝的选育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林麝肺部疾病线粒体水平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研究纯种的新疆褐牛、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荷斯坦5~6月龄公犊在放牧条件下平均每日补饲1.5 kg精料的生长发育情况.10月龄时四个品种犊牛的体重分别187.86±22.35,198.60±41.74,212.60±35.96和233.66±21.62 kg.平均日增重为0.78±0.18,0.79±0.21,0.81±0.14和0.75±0.11 kg.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为48.36;、53.23;、51.56;和52.35;;34.40;、37.55;、42.10;和37.89;;32.62、78.56、62.67和58.98 cm2.放牧犊牛的生长发育随牧草和季节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出现两个生长高峰(6~7月和10月)和一个平缓期(8~9月). 相似文献
64.
在陆地农业资源退化和人口总量上升的双重压迫下,淡水养殖有望成为支撑我国居民口粮供给的另一支柱产业。基于2007-2014年我国省域淡水养殖面板数据,探寻了我国淡水养殖区域的格局变化,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考察淡水养殖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淡水养殖业呈现出东南热、西北冷的特点,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逐年显著;2淡水养殖资金投入增加、养殖面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会对淡水养殖量有正向的作用,体现我国淡水养殖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3淡水养殖面积负间接效应反映过度养殖和环境污染对淡水资源的破坏会减缓淡水养殖业的发展;4淡水养殖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之间不矛盾,在未来可以稳定持续地提供淡水产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重要保障。最后从合理规划淡水养殖区域格局、平衡省份间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和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监管3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淡水养殖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中药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筛选抗龙胆斑枯病菌活性的中药,以龙胆斑枯病菌(Septoria rnicrospra Speg.)为供试菌种,对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抗龙胆斑枯菌活性试验。结果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均有抑菌作用,其中蛇床子、川楝子、知母14d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小于0.1g/mL,具有较强的抗龙胆斑枯病菌作用,可进一步开发为防治龙胆斑枯病药物。 相似文献
66.
海洋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生物降解海洋石油污染物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大庆原油为降解底物,以分离的优势石油降解菌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初始盐度、pH和营养盐等因素对菌株SY1和SY2降解石油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降解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初始pH和氮源浓度对菌株降解石油的影响较显著,同时添加氮、磷营养盐能取得更好的降解效果。正交试验表明,菌株SY1在最优组合下石油降解率达59.0%,主要影响因素是磷浓度;菌株SY2在最优组合下石油降解率为57.4%,主要影响因素是盐度和pH。[结论]该研究为菌株对石油降解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中国的茶文化,是千百年来茶叶历史的衍生物之一。而作为其重要承载体的茶楼,更是与其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茶楼从简单的社会功能,延展出物质和审美等众多功能来,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作用,都与茶楼的设计风格密切相关。因此,大多数茶楼的设计,都会融入茶文化的装饰元素在内,以求更好的愉悦大众。本文以茶楼设计为主体,探究茶文化装饰元素在其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8.
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变化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白燕2号裸燕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年探究了5个不同播期(4月18、4月28日、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后,燕麦生育期缩短5~14 d;播期每推迟10 d,营养生长期平均推迟5~9 d;燕麦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分配、全生育期降雨总量和苗期积温提高。(2)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和整个生育期降雨总量增加有利于燕麦产量提高,分蘖到拔节期积温和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到灌浆期的降雨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到成熟期期间降雨不利于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3)5月28日播种的燕麦生长表现最佳,株高、茎粗和籽粒产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提高了21.57%、25.12%和24.91%;燕麦品质以5月18日播种表现最优,β-葡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平均提高了43.11%、9.22%和14.65%。总之,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不同的播期主要因为各生育时期的降雨量不同而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其中拔节到灌浆期间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燕麦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提高,燕麦全生育期总降雨量增加有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以红霉素为对照,探讨泰拉霉素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利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过度表达致炎因子而构建的体外炎症模型,采用SYBR Green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水平研究了不同浓度泰拉霉素和红霉素对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合成的影响。结果20μg·mL-1和10μg·mL-1浓度的泰拉霉素与20、10和5μg·mL-1浓度的红霉素均能显著抑制猪PBMC细胞合成NO和PGE2,并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转录;而5μg·mL-1的泰拉霉素无明显的这种调节作用。结论泰拉霉素和红霉素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调节致炎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