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7 毫秒
441.
牛奶子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la Thunb)根、果实、叶具有活血行气、止血、止咳、祛风等功效,主治肺虚、肝炎、跌打损伤和泻痢等。采用85%乙醇浸提,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再用硅胶柱层析,TLC等方法对牛奶子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多个物质,对其中的3个物质进行了物理常数的测定,结合其各自的波谱检测数据确定这3个物质分别为卢-谷甾醇(β-sitosterol)、芦丁(turin)、槲皮素(quercetin)。其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牛奶子植物中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442.
基于有限元的多级Y型银杏树模态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振动采收是林果采收目前最有效的方式,研究林果树的固有动力学特性能够为果树在振动采收过程中激振器激振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利用移动二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多级Y型银杏树的点云数据,通过点云数据的处理重建树木的三维模型并采用Creo进行实体化处理,使用ANSYS对银杏树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主干和分枝之间存在一定的运动独立性,随着侧枝的分级细化会出现除主干谐振频率点以外更多的谐振频率。在有限元分析条件下银杏树的各阶谐振频率均成对出现,在同一阶模态中,仅有一个或几个树枝能够同时出现显著的振动现象,并且最大变形位置均出现在树枝末梢,以某个特定频率对银杏树进行激振并不能引起所有树枝的振动。有限元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在低于15 Hz的低频区和高于15 Hz的高频区分别为10.40%和6.75%,有限元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果树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443.
为探讨稀土壳糖胺螯合盐(RECC)对热应激黄羽肉鸡脂肪组织学及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mRNA表达的影响。随机选取90只饲养至29日龄黄羽肉鸡,分为3个处理组,即常温对照组、热应激组和RECC组(热应激+基础日粮中添加0.03%RECC)。分别在热应激处理1和2周后,采集肉鸡内脏、皮下及肌间脂肪,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大小变化及脂肪组织中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1周后,与对照组和热应激组相比,RECC组肉鸡内脏、皮下和肌间脂肪细胞直径与相比显著减小(P0.01),3种脂肪组织中ABCG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热应激2周后,与对照组和热应激组相比,RECC组肉鸡内脏和肌间脂肪细胞直径显著减小(P0.05),皮下脂肪细胞直径无显著变化。ABCG1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与热应激组相比,RECC组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ABCG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RECC可通过减小脂肪细胞直径和促进ABCG1的表达,从而抑制热应激1周肉鸡体内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444.
光照对黑豆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为研究不同波长光线对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以及在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变化,对黑豆种子萌发前后呼吸代谢、蛋白质含量、糖含量以及核酸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黑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呼吸速率的变化符合“S”形曲线,存在明显的呼吸滞缓期;萌发前后,种子内蛋白质总量下降47%;可溶性糖含量下降47%;DNA含量增加171%,RNA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经不同波长光线照射后,种子萌发强度变化明显,其中可见光区域内,长波长光线较短波长光线对种子萌发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280 nm的紫外光也显著提高种子萌发强度.研究结果可为适当调整种子萌发外界条件,提高种子萌发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45.
铁线莲属为毛茛科中具有重要园艺学价值的世界性大属。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铁线莲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基因组学研究文献,使人们对该属的认识与界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分类学上承认的互叶铁线莲属、锡兰莲属等铁线莲亚族中的小属,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均应并入铁线莲属中。因此,铁线莲属所包含的植物资源比以前的认识要更加丰富。该研究在以往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基础上,整理了广义铁线莲属各个属下分类群的野生植物资源状况以及它们的园艺学价值,为我国铁线莲属园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6.
为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燕麦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3种种植模式,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产量效应以及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和边行效应。结果表明: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3年试验期间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1、1.07和1.17。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其他边行和单作行,2019—2021年,间作边1行产量对间作燕麦籽粒产量贡献率为35.6%~38.5%。产量构成分析显示,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是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提高的决定因素。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间作边1行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重均降低,导致间作马铃薯产量下降1.0%~26.2%。综上所述,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燕麦边行效应是间作产量优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7.
为了研究岔路黑猪肌肉中营养风味物质的特点,分别对岔路黑猪和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猪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检出的12种脂肪酸中,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硬脂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与杜长大三元猪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与杜长大三元猪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的(P <0.01)。结果表明:岔路黑猪肉质鲜美,与杜长大三元猪肉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48.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与高等农科学校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高等农科院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然后提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拓展和整合教学内容以及动态监测学生等手段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可从创设学习环境、树立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学习过程方面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期为信息技术在高校农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49.
基于磁性分散固相萃取 (MDSPE)-QuEChERS前处理技术,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C-MS/MS)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快速检测宽皮柑橘、甜橙、柠檬、柚子和金桔5种柑橘基质中7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优化了石墨化碳黑 (GCB)、N-丙基乙二胺 (PSA) 和磁性纳米粒子 (MNPS) 用量对不同柑橘中目标分析物回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目标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在0.01~0.5 mg/kg之间,平均回收率为63%~118%,相对标准偏差为0.30%~16%。方法的检出限 (LOD) 为1~7 μg/kg,定量限 (LOQ) 为10~20 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价格低廉,重现性良好,可用于不同柑橘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450.
饲料生产中常面临玉米原料霉变现象,而干燥处理是防治玉米霉变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比较了皖北地区饲料玉米烘干和自然晾晒的情况。结果显示,高温烘干塔烘干的玉米比本地晾晒玉米,水分降低2.2百分点,黄曲霉B1减少130.4μg/kg,赤霉烯酮减少52.5μg/kg,生霉粒减少0.87百分点;低温循环烘干玉米,水分降低2.5百分点,赤霉烯酮减少44.5μg/kg,生霉粒减少1.9百分点。结果表明,对饲料原料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